大陸人看臺灣》被傷害的陸生 被安慰的陸生

2019年3月31日雲林縣,臺藝大藝術下鄉,表演「臺灣情,舞新意」舞蹈。(張朝欣攝)

疫情爆發後,臺灣的陸生返校就學政策模糊而多變,讓人難以安心。2月上旬,北藝大陸生被校方被動「休學」一學期,後來臺藝大又發生了「強制清空陸生宿舍,供給港澳返校學生用作十四天隔離」的事件。

臺藝大陸生開始向其他陸生求援,「現在學校在沒有經過我們同意的情況下直接通知要去清空陸生宿舍,給港澳生隔離用,請問有已經回臺的陸生願意幫忙我們嗎?」雖然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同作爲陸生,難免心寒,尤其是我這麼喜歡臺灣的人,竟然有種嬛嬛「這幾年的情愛與時光,究竟是錯付了!」的撕心裂肺,拔涼拔涼又刺痛刺痛的感覺。

究竟是錯付了

我把這事告訴一位臺灣老師。老師平日就很關心照顧陸生,年近七十,對兩岸關係輕車熟路,看盡島內風雲變幻,同時在臺灣教育界德高望重,找他詢問此事應該非常合適。我自然是受氣包一般向老師訴苦:「這是不是太欺負人了,雙標太明顯了吧,拿學生做文章,無恥至極,唯恐天下不亂。」

老師立刻就來電話了。

老師直截了當地說:「是的,你說的都對。但現在並不是跟他們講道理的時候。」老師說可以理解陸生同學的氣憤與不平,這樣粗暴的處理方式也不符合臺灣的法律。老師又強調了一遍:現在不是講道理的時候,「有的學校本身就有自己的政治立場」。

「但是比起兩岸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你會發現宿舍這點事算是小事。未來直接xxxx了,還宿舍呢……」老師開玩笑,我在電話這頭被逗樂了。

老師耐心地給我分析,媒體煽動下,全世界都排斥中國,這是要接受的事實,無需玻璃心。臺灣在長久以來的大環境的醞釀下,自然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就算沒有疫情,陸生髮聲都會被圍剿,你自己不是也試過了嗎?教訓還不夠深刻嗎?何況現在呢?」

「如果我是臺灣網軍1450或者臺獨,我要攻擊你們是很容易的,直接說這病毒就是你們中國傳過來的,全球經濟都因此受波及,臺灣普通市民的生活節奏被打亂,爲了幾個口罩吵得不可開交,人心惶惶。這一切確實因爲中國而起啊。」

「這次疫情爆發,全世界都在去中國化,不僅僅是臺灣。在這樣低潮的情況下,與人爭理是無意義的。」

「那老師,我們該怎麼辦呢?」

兩岸一觸即發的氛圍下,陸生在這次事件中被區別對待,無需多言,要看穿媒體和政客的招式,方能不受其害。老師心平氣和地說,唔,這時候就需要古人的智慧啦,「以柔弱克剛強」。

「跟綠衛兵說理,跟網軍比口水,是非常滑稽的。既然該校陸生已經鐵定回不去了,在此事上已成定局了,那麼這樣處理會是最合適的:1、聯繫陸生中心的老師,主動表示願意把空間給港澳學生使用,這次疫情的後果我們選擇一起承擔。港澳學生同樣是疫區學子,站在這個立場來看,甚至要感謝臺灣的人道、包容和慈悲。2、但要向校方表示:希望臺灣在保障港澳同學利益的同時,可以幫陸生妥善處理和保管行李物品,因爲這涉及個人隱私和私人財產,這也是出於陸生對臺灣法治的信任和期待。」

老師甚至跟我分析了臺灣人「要面子」和「臉皮薄」的傳統性情,臺灣人表面功夫還是會做的。你說臺灣「法治」,他就不好意思強盜般闖入你的宿舍,至少會安置好物品,不至於損壞或遺失。你說臺灣「包容」,願意保障同屬於中國疫區的港澳學生完成學業,很讓人感動,臺灣媒體反而無處下嘴。

「大國青年,就要有大國的胸懷和氣度。這樣做是看似無奈,實則最妥當和智慧的做法。」這麼做的好處是,避免政客和媒體火上澆油,繼續傷害兩岸關係;讓局外人對大陸來的孩子的心胸與格局刮目相看;才真正能夠最大程度保障陸生的權益啊。

被不斷碰瓷

陸生本來就是一個會被不斷碰瓷的羣體,來臺前我們其實就考慮過了。但現在武漢很多高校也徵收了學生宿舍,可見這個做法也算是事出有因。陸生此刻在乎的,大概是「沒有經過同意」和「讓港澳生先行回臺上學」。

但說實在的這麼多年了還沒習慣嗎,這是陸生來臺必修課啊,早該習慣了呀。事發這麼多天了,如從前每一次一樣,陸生的權益被晾着,媒體亂寫亂報,發聲者還在臉書上捱了一頓霸凌與侮辱。

總而言之,只想抱一抱陸生們,這一次大家心裡都不好受,但還是那句話,想想武漢一線多少人不分晝夜地爲這個國家衝鋒上陣,犧牲奉獻,比起前線的醫生和軍人,我們的一點「委屈」是可以自行消化的,何況還有那麼多老師、同學關心着我們。

一位臺大人類學老師寫了一封給陸生的公開信:「不可孤獨地沐浴於恐慌與惡意之中,而應與駐留於校內的我們一起苦惱與思索。你們只有一個身分,不是任何共同體的號碼或註記,而是本系培養中的人類學家。」

臺灣老師的鼓勵

全球化發展到今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一個孤島,彼此息息相關,命脈相連,要相信即使有千篇一律的「反華」,此刻我們還是被來自四面八方同呼吸共命運的地球人默默祝福着。

中美貿易戰以來,爺爺級的臺灣老師(我的智慧樹)跟我嘮叨最多的話就是:「現在中國的孩子去到哪兒都受傷,你哥倫比亞大學、伯克萊的學長姐,從前像他們這麼優秀的學生出國留學,又聰明又好學,衆星捧月,到哪都得人疼,現在呢,尤其是在美國,處處受氣。」「但越是在這個時候,中國孩子越要有風度,要展現自己的品格。因爲中國一定崛起,無需與之計較,要超越他們。借艱澀的環境,打開自己的胸懷。」

前幾日,大陸自媒體「回形針」博主製作的視頻《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一切》,播放量短期達到九千多萬,轉發量近七十萬,其中一位網友的留言使我感觸頗深,「中國之所以有希望,就是因爲民間還有那麼多優秀的人。」

一位臺灣老師曾告訴我:她對中國一直抱有很大希望,「你想啊,十四億人,地球四分之一的人口,這羣人如果能夠成長,能夠蛻變,對整個世界將會有多大的正面意義!」老師總是給我信心:「國家正在面臨極大的風暴,我們需要國家的時候國家保護我們,現在國家有難,大家更要挺起來。」

總會有天晴的時候

「在靜居中過年,要找到少年中國,暗夜中的晨曦。」「不管世界有多遭,都不要忘記自己的那一份善良。」這些都是臺灣老師們對我的貼心鼓舞。

老師還發來一張長輩圖,上面寫着「會過去的。不管雨下得多大,連續下幾天,總會有天晴的時候。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以積極的心態去對面它。」

陸生在臺灣烏煙瘴氣的媒體和政治環境下得以安定和平靜,原因一定離不開這些有廣大智慧與胸懷的,平等、甚至加倍愛惜陸生的臺灣老師們吧。

(林宵/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