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局下,世界期待中美攜手爲世界擔當

當今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成爲大變局的催化劑,使國際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人類社會面對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社會民生遭遇重創,國際秩序遭遇二戰結束以來前所未有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衝擊。有人說,世界已進入至暗時刻,回不到過去,看不到未來。

河有兩岸,事有兩面。疫情讓世界更加深刻認識到:人類命運休慼與共,各國利益緊密相連,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面對全球危機,沒有國家會成爲孤島戰勝當前危機,國際社會必須團結協作。防範未來危機,全球治理亟待加強完善。

大者任重。中國美國分別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是經濟總量佔全球40%的前兩大經濟體,又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世界和平、安全與發展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中美在2001年攜手反恐,2008年合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2014年共同阻擊埃博拉病毒,2016年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積累了不少共應挑戰成功經驗。實踐表明,中美合作可以辦成很多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

一段時間來,在各國艱難抗疫情、救經濟、保民生之時,美國少數政客卻極力向中國“甩鍋”推責,推動對華“脫鉤”,拼湊“反華十字軍”。這種做法非但沒有解決美國的問題,反而耽誤了抗疫、拖累了世界;非但沒能遏制中國的發展,反而引發國際社會緊張和反感。一些國家領導人公開呼籲美國放棄搞違背各國意願的“反華聯盟”。美國國內有識之士也表示不希望看到“兩個平行世界”。

美國新政府就任後,中美關係將站在新起點上。國際社會普遍期待美國新一屆政府改善對華政策,同中國合作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棘手問題。國際戰略界不少人士建議,中美可從全球性議題入手拓展合作,既爲世界貢獻智慧和力量,又促進兩國關係發展。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認爲美國正經歷大流行病、經濟衰退、氣候變化等歷史性危機,將控制疫情、促進復甦、應對氣變等列爲施政優先事項。這些問題,實際是當今全球性挑戰的一個縮影,美國憑一己之力難以解決,需要同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來合作應對。

中美面對的另一個重大問題,是疫情後人類社會將向何處去。不少人將當今世界的危機同大蕭條相提並論,但誰都不願世界重蹈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覆轍。當前中美作出的抉擇、採取的行動,將對未來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兩個大國,一個未來。如何儘快擺脫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經濟大衰退?如何將“後疫情時代”建設得更美好?如何使大變局中的世界保持和平穩定?這些都需要中美兩國以人類共同利益爲重,登高望遠,相向而行,共同承擔起時代賦予的大國責任和使命。

共同踐行多邊主義。多邊主義的核心要義是國際上的事要由大家商量着辦。這需要美國改變唯我獨尊思維,同各國以平等協商方式處理國際事務。踐行多邊主義不能坐而論道,而要起而行之,當務之急是攜手抗疫。美方應停止將疫情政治化、借疫情搞污名化,同中方一道支持世衛組織發揮全球抗疫領導作用,推動國際聯防聯控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助力國際社會盡早戰勝新冠病毒這個共同敵人。多邊主義是促進團結合作的,不是用來製造分裂的,不能打着多邊旗號搞“小圈子”、煽動集團政治。

共同促進全球治理。全球性挑戰上升和全球治理不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矛盾,中美要尋求最大公約數,着力消除全球治理赤字。應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國際地區熱點問題政治解決,支持世貿組織通過改革增強有效性和權威性,攜手落實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共識,加強公共衛生、減貧減災、防擴散、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等領域對話合作,共同打擊各類跨國犯罪和恐怖主義,將互聯網、外空、深海、極地等“新疆域”打造成國際合作新領域。遇到分歧應通過對話解決,不能以熱戰、冷戰或貿易戰等方式相威脅

共同維護國際秩序。二戰後中美同各國攜手締造的國際秩序,爲世界長期穩定繁榮提供了重要保障,應得到傳承和維護。世界上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爲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美作爲大國,應帶頭捍衛國際體系和規則,帶頭維護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帶頭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促進國際公平正義,不能搞例外主義和雙重標準,更不能試圖推翻秩序或另搞一套。

共同領航疫後發展。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要用它來開啓更加美好的“後疫情時代”。中美應共同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自由貿易,支持公平競爭,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倡導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應抓住世界經濟數字化變革機遇,拓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加強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數字貨幣等領域對話協調,促進全球數字治理規則制定,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充分釋放數字經濟潛力,助力世界實現更高質量、更具韌性的發展。

人類歷史潛流深沉,關鍵的轉折卻往往只有幾步。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十字路口,容不得試錯,經不起遲疑。美國須作出正確選擇,同中國一道拿出無愧歷史的大國擔當,推動人類社會朝着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穩定繁榮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