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花看電影/《我們的那時此刻》用電影走過臺灣半世紀

文/村上春花

臺灣電影,伴隨着多少臺灣人的歲月,此時此刻,它成爲了現在你我的這樣個子,那是你我共同知悉的臺灣嗎?

楊力州導演所執導的《我們的那時此刻》不僅僅是一部臺灣電影紀錄片,我認爲根本就是一部臺灣歷史的紀錄片纔對。金馬獎五十年了,但你知道金馬獎其實從來就和金色的馬沒有關係嗎?甚至在早年,金馬獎都辦在每年的10月31日,原因又是什麼呢?進戲院以前,總以爲只有電影人才需要知道金馬獎是怎麼來的,但看完後卻發現我錯了!原來,臺灣歷史的發展,和電影是密不可分的。

▲《我們的那時此刻》(圖/牽猴子提供)

五十多年前,那個我根本只能從歷史課本里知道的臺灣,沒想到電影告訴你了。1960年代,經濟起飛,六十多歲的阿姨從小被送進工廠女工,沒有讀書,爲了讓弟弟妹妹能夠上學,當年許多家裡長女們,沒日沒夜的工作着,唯一的休閒娛樂,就是進到電影院裡看瓊瑤電影。「從小爲什麼這麼艱苦?」這句話她們憋了幾十年,如今回想起那些辛苦的歲月,若少了林青霞,少了秦祥林,少了《一簾幽夢》,少了《我是一片雲》,那麼她們還有勇氣長大?還有勇氣作夢嗎?

趙薇說:「瓊瑤確實給了所有的讀者一個夢吧!然後呢,等我們長大了以後,發現它是一個夢,一個做出來的夢;但等你再大了以後你會發現,人如果沒有夢,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

當年威權時代下的政令宣導片《梅花》看起來雖然荒唐,但我永遠無法忘記,電影裡小男孩看見自己的爸爸要被處決時,難過地衝出日本軍的守備,在爸爸身邊嚎啕大哭,沒想到,父親竟然英勇地對兒子說:「不要哭,難過,就唱歌!」立刻拋下兒子往刑場走去,而梅花這首歌,整條街的人便開始唱了起來。我坐在戲院裡,看着那時候無奈哭泣的人們,是否也如同現在的我們一樣呢?經過五十多年,臺灣改變了嗎?身爲這片土地上的一份子,我們又有多少次爲了自己的國家難過地痛哭呢?

▲電影《梅花》。(圖/截取自國家電影資料館影片

因電影撫平歲月傷痕的也好,因電影爲國家犧牲奉獻的也罷!這些在臺灣歷史下隨着政治、經濟擺盪的人民們,因爲有着臺灣電影的陪伴,成長的路上才一點都不孤單。因此,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臺灣電影與臺灣社會早已密不可分,我們在進戲院支持每一部國片的同時,不要忘記,我們更在記錄歷史!

▲《我們的那時此刻》楊力州導演。(圖/牽猴子提供)

因此,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臺灣人民們,帶着父母進戲院一次吧!一起用電影回味,屬於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最美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