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蹤到治療一條龍! 陽明大學無償提供防疫智能行動平臺

陽明大學生醫資訊所教授張博論(簡立欣攝)

陽明大學開發的防疫智能行動平臺(簡立欣攝)

新冠肺炎境外病例不斷移入,加上臺積電近日有員工確診,臺灣防疫人力極度緊繃!陽明大學19日宣佈無償提供「防疫智能行動平臺」,協助企業社區以及醫療院所追蹤、隔離、治療確診及疑似病患。值得一提的是,該套系統已在大陸30萬人的社區實際運作,成功協助追蹤5、600名疑似或確診病例。

陽明大學副校長康照洲表示,目前第一線檢疫還是以打電話爲主,非常辛苦,如何確實追蹤疑似或確診病例,一直是防疫單位難題。陽明大學數位醫學中心開發「防疫智能行動平臺」,日前在疫情最嚴重的中國大陸醫療院所測試,這套系統即日起將提供給國內企業及醫療照護機構使用,提升防疫效率。

陽明大學郭博昭教授2009年研發「微型無線生理訊號記錄儀」,挑戰全球首次聖母心電圖遠距傳輸。郭博昭說,此次陽明大學生醫資訊所教授博論開發的「防疫智能行動平臺」,獲該校數位醫學中心技術支持,並由陽明師生創業團隊九日生行動健康科技公司參與。

「我們希望防疫不只是隔離,還要有人性!」張博論說,隔離者需要評估身體狀況、照顧心理壓力、處理民生需求。這套系統佈署在雲端,具備體溫監測、GPS定位、追蹤接觸史、自動預警等功能。可以用手機APP、也可以用網頁版,提供企業或社區管理隔離者;系統底下每個隔離者有一個帳號,每天進入系統後填寫症狀評估問卷和心情問卷,系統接獲後自動評估,一有徵兆通報企業或社區主管。例如:如果是高風險例如發燒,就立刻提供發燒的個人衛教,並開始隔離者的定位,不得移動超過設定的距離,不會讓隔離者「趴趴走;另外也會記錄該成員的接觸者,自動進入14天管理期。貼心的是,隔離者還可以提出民生需求,例如在大陸就是由小區區長幫忙送菜送飯。

該套系統可以大幅減輕醫療院所和防疫單位人力負擔,這也是張博論設計該系統的初衷。張博論說,目前基層醫院最大挑戰是不知道來就診的民衆身體狀況、旅遊史、接觸史等,一切都要重頭問起;有了系統之後只要掃瞄健保卡就可以進入民衆的管理清單,知道他的狀況,如果確診就立刻通報到防疫單位。

該套系統的一個小亮點是結合陽明大學育成中心進駐企業愛微科研發的穿戴設備:智慧體溫貼片愛微科行銷總監姜盈岑表示,他們把貼片做到全世界最小,可貼在腋下長達24小時不間斷監測體溫,分擔護理人員人力也減少醫病接觸。

張博論說,該套系統支援過大陸30萬人的社區,現在也無償提供給臺灣的企業、社區、長照安養機構、醫院、防疫單位等大型組織。系統有英語日語韓語印尼文、越南文、泰文等多國語言,也可以滿足外籍人士和外籍移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