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政府牛皮 臺灣豬標章誰信

鬍鬚張驚爆一款便當使用西班牙豬肉農委會稱只要是貼上臺灣標章,豬肉、可食部位都必須是國產違者被查到,將處罰4萬至400萬元,圖爲獲得農委會認證的店家,在專櫃貼上臺灣豬標章。(張鎧乙攝)

英文總統8月底突襲式宣佈,明年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不僅肉品甚至連內臟等也開放,引發國人譁然,福部、農委會隨即宣稱會以各式標章來標示產地,讓民衆安心,但這次鬍鬚張事件戳破政府牛皮,令人憂心的是,連鬍鬚張拿到中央畜產會審覈通過的「臺灣豬標章」都出麼大的包,更何況現在業者自行張貼的各式「豬原產地」標示,恐怕會出更大的紕漏

急就章上路 標示五花八門

此次鬍鬚張送審臺灣豬時,中央畜產會明明就知道業者的進口原料要用到明年3月纔會用完,卻急急忙忙爲了衝刺臺灣豬標章的發行量,急就章式的用切結書就了事,此外,此事已涉及標示不實,卻不願移送或開罰,政府成了駝鳥,以爲事情默默過去就沒人會發現。

實際走訪傳統市場賣場,多數的業者都宣稱使用臺灣豬,紛紛貼上五花八門的國產豬標示,令人不禁要問,過去1年8萬餘噸的進口豬肉到哪裡去了?更何況除了生鮮肉品外,豬肉用品國內還使用在加工肉品等製作上,如何把關其標示是否確實?還有豬油的添加到底要不要標示?也沒人說的清楚,更何況國人常食用的豬內臟等,過去進口根本甚少管理,未來要如何管制去向?

管制難確實 民衆自求多福

而除了鬍鬚張事件外,農委會日前宣稱香腸腸衣不用國產豬也可以獲得「臺灣豬標示」,但日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卻說,腸衣及主原料應分別標示,2個部會說法不一,民衆要信哪一套?

目前豬肉製品不用標示含萊克多巴胺與否,雖然現階段有8成的豬肉進口業者不進口含萊劑豬肉,但仍有2成未加入,民衆僅能靠原產地標示做選擇,但原產地標示不能只靠業者自律,政府的功能應該要從豬肉流向控管做起,包括進口的豬肉到哪裡去了、使用用途等,農委會、衛福部應該說清楚,才能給消費者多一個選擇的機會

萊豬開放後,不少消費者表示會在外減少食用豬肉,承如一位消費者所說的,連鎖品牌鬍鬚張都會出包了,更惶論其他自行標示的小吃鋪,食的安全,看來民衆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