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北約政策 打擊盟友搭國防便車更嚇阻俄勢力

迪派崔施認爲,川普北約政策最爲成功之處,就是打擊盟友搭便車的惡習。圖爲美軍與北約盟友進行登陸操演。(圖/DVIDS)

華府智庫國防重點研究員迪派崔施(Daniel DePetris)投書「DefenseNews」,指出現任總統川普雖然不會歌頌北約同盟的重要性,但卻成功打擊北約盟國大搭國防便車的惡習,使其提升軍事預算。甚至,強化北約東翼俄國的嚇阻力,這些都將成爲留給拜登的「美好遺產」。

隨着美大選落幕,拜登將於2021年1月入主白宮。對歐洲大部分領導人而言,送走川普可能讓他們鬆一口氣,更讓他們有着時鐘將往前倒轉回到2016年維持現狀幻想。迪派崔施認爲,做爲北約最有力量的國家,美國完全不該讓這種事發生。

迪派崔施主張,儘管川普譴責北約的方式不獲人們認同;但考量到歐洲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高達15.5兆美元,只靠搭便車的方式仰仗美國保障其安全,這完全無法接受。

當然,川普雖然正確地診斷出歐洲國防的沉痾,卻開出江湖郎中藥單。其對歐洲的嚴詞批評並沒有轉化爲具體政策。甚至,美國對歐洲的外交政策根本可視爲過去30年的繼承。雖然川普頻頻指責北約盟友對於國防安全過於被動,卻依舊提高對歐洲大陸的國防投資。

在其任內,「歐洲嚇阻倡議」(European Deterrence Initiative)從歐巴馬時期的34億美元,到2019年已膨脹至65億美元。

此外,與歐巴馬政府相同,川普持續讓美軍前往波羅的海進行定期軍演,也讓俄國大感惱火,美俄間「務實的工作關係」因此破壞。川普也和華沙簽署協議,將駐波蘭美軍增加至5500人,還在北約東翼新增美軍事設施,包括1個師部與1個無人機中隊

雖然白宮將德國士兵撤出的做法讓人吃驚,在抽離的1.2萬士兵中,近半人數分配到歐洲其他軍事基地。不過,拜登很可能會推翻此一命令

讓川普「口嫌體正直」、繼續維持過去對歐政策的原因,在於如果放棄這項過去做法,要求北約強化國防的難度就會大幅提升。

作者認爲,如果川普在北約一事上有任何成就,就是讓歐洲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激烈辯論法國總統馬克宏便意識到,美國對於承擔過多國防責任的反感與日俱增,故呼籲歐洲應更強大與獨立,這與美國利益恰好相符。

因此,迪派崔施建議拜登上臺後,不應輕易向北約盟友高呼「美國回來了」,而是鼓勵並充分利用馬克宏的戰略自主。或許,這對華府很多人來說聽來刺耳。畢竟,這破壞美國對北約的承諾;但如果美國在歐洲的目標是卸下過多的重擔,那麼要求北約國防自主是白宮應該奉行的。

他強調,如果不讓歐洲國防自主,美歐關係就無法朝更公平方向發展。美國應該放棄「歐洲嚇阻倡議」,聯合防衛研究與發展計劃則應獲得美方更多資助而非削弱,美軍在歐洲的兵力結構也應縮減並調整

這並不是不能做到,特別是俄國已不像蘇聯時期帶來重大的外部安全威脅。儘管他還是很「殘酷」;但其財富已無法支撐對歐洲長期的損害,也不具備軍事入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