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安順地戲 儺雕博物館培訓5千後輩

從事儺戲面具雕刻已有37年的秦發忠,爲地戲使用的木刻假面自發成立博物館,更培訓學生學習跳地戲和儺雕技術。 (朱紹聖攝)

大陸貴州安順獨特的屯堡文化,除孕育出名人雅士,著名的安順地戲傳承迄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是重要的歷史文化載體。安順臉子儺雕文化藝術公司總經理秦發忠爲地戲使用的木刻假面自發成立博物館,更培訓學生學習跳地戲和儺雕技術,要讓屯堡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探尋屯堡文化,感受大明遺韻」,兩岸媒體安順行活動日前舉行。形成於明代初葉的安順地戲迄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是貴州安順屯堡人獨有、頭戴木刻假面的傳統民間戲劇。

隨着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調北征南」,屯田戍邊亦隨之而來,安順也就自此出現了史料上所謂的「屯堡人」。當地方誌記載,在地方開闢之後,「人民習於安逸,武事漸廢」,引起有識之士擔憂,於是有「跳神戲」之舉,使屯堡人對演習武事不生疏,有寓兵於農的含意。

安順地戲只演「正史」,不演龐雜劇目。其唱是七言和十言韻文說唱,在一鑼一鼓伴奏下,一人領唱衆人伴和,有弋陽老腔餘韻;其舞是表現戰爭格鬥的打殺,演員頭頂面具,面罩青紗,背插小旗,手持刀槍等兵器,在鑼鼓伴奏中相互唱和舞打,場面熱烈。

地戲反映的時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其古樸、粗獷的表演風格和人文精神,受到廣泛關注和歡迎。2006年,安順地戲經大陸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戲演出時配戴的木雕面具被稱爲「臉子」,其製作工藝名爲儺雕,緣起安順市西秀區劉官鄉胡氏家族的「24把小雕鑿」,傳承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從事儺戲面具雕刻已有37年的秦發忠,自發籌資人民幣500多萬元,在安順市西秀區周官村建立了儺雕博物館,館內收藏近3000多副面具。

秦發忠表示,近年來,他帶領當地儺雕企業免費培訓民間藝人1000多人,培訓學生4000多人次,幫助解決農民工就業400多人。當前,安順地戲的傳承人逐年萎縮,讓他深感憂慮。他呼籲老年人支持年輕人學習跳地戲和儺雕技術,以便讓流傳下來的屯堡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