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疫後商用市場樂觀 五大趨勢轉變

2021年第2季在房地合一稅4月9日完成修法三讀、確立7月1日生效,再加上5月中全臺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之後,商用不動產面臨買盤結構性突發性變數交易活動明顯減速。瑞普萊坊總經理劉美華表示疫情緩解之後,臺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會出現交易模式專業轉型商圈移轉電商供應鏈、新型態產品等五大趨勢轉變,對疫後的商用市場仍維持樂觀展望。

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統計,第二季商用不動交易雖然仍保有241億的規模,但較第一季衰退44%。上市公司甚至從5月29日到6月9日出現超過一週的交易空窗期,實非去年起一路長紅的買氣可比。更重要的是,241億裡面有超過41億是關係人交易,等於第二季商用市場的實質成交量直接跌破200億。雖然土地仍是防疫、抗通膨的最佳硬資產,今年以來各大壽險建商持續積極佈局全臺,即便三級防疫管制,土地、地上權標售公辦都更、聯合開發等各類投資活動,激情不減,溢價率、成交價屢創新高。但今年全臺第二季交易額去年同期的895億降到718億,萎縮2成,而且靠的是4月臺中超過200億的標售撐盤,到了6月只剩78億,是從2018年9月之後、33個月以來的單月新低。

劉美華表示,稅改、疫情已經改變投資人的短、中、長期佈局商用不動產策略。短期來看,因爲房地合一稅2.0大幅提高法人短期交易的稅率,再加上高稅率的閉鎖期延長,趕着適用舊稅制低利率案件激增,雙重效應加強轉手需求,再加上不動產交易時間較長,有遲延效果,因此從第二季交易量數據面來看,差強人意,但卻無法如實反映已經冷卻的市況

劉美華分析,雖然數據面與實際面脫鉤,但疫情只是偶發性短暫性黑天鵝,對於市場的衝擊,前前後後頂多一季。值得關注的是,疫情之後,交易量會隨着全球強勁復甦、通膨壓力而快速復原,但疫情以及政策打炒房所帶來的「量變」會產生中長期商用市場投資的「質變」,形成疫後商用不動產的五大趨勢,包括「以租代買」或「先租後買」崛起;建築投資業轉型,跨足商用及地上權市場;供需失衡、防疫意識擡頭,辦公需求東移;強化電商供應鏈佈局以及新型態產品將成爲投資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