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歡記》站內熱度破28000,如何評價該電視劇?
或許是得益於劇中年輕男女主角的號召力,又或許是拜劇中一衆老戲骨的鼎力襯托。
眼下的《承歡記》,可以說是肉眼可見的熱,熱到開空調都降不下溫度的那種熱。
與小衆或觀衆羣單一的電視劇不同,《承歡記》這種幾個可以通吃男女老少各個年齡層的電視劇,在熱度高漲之後便是牛鬼蛇神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作爲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電視劇這種娛樂形式與競技體育不同,這是一件在好壞評斷上非常主觀的事情。
無論思想上立意有多麼深刻,無論劇情故事上有多麼邏輯縝密,無論演員在人物理解和詮釋上有多麼用心與出彩。
作爲觀衆都能從自我主觀角度挑出毛病,並就此展開對作品的口誅筆伐和看似中立的品評。
當然,這種雖吸引眼球卻不容易在立場上站住腳的批評,也是筆者最喜歡寫或乾的事情。
畢竟能讓一個人發自內心爲一部冗長的電視劇篇篇文章都是溢美之詞,並不是一件容易或找到切入點的事情。
所以作爲看客,你現在明白筆者準備要寫些什麼了吧,是的,對於我來說《承歡記》的高熱度或與其真實表現並不那麼匹配。
就如同筆者之前每一篇“吐槽”或“批評”《承歡記》的文章一樣,幾乎每篇文章我都在努力讓自己保持中立與客觀。
儘量不要將自己的個人情緒與演員本身好惡帶入其中,所以你會發現在文章並不全是一味的批評與吐槽,還是會穿插一些劇情上的亮點或點睛之筆。
最讓人欣慰的是,《承歡記》中無論是新生代還是老戲骨,幾乎每個獨角色都可圈可點。
而且這種可圈可點不僅僅侷限於正面角色或主要番位,更多的是那些次要角色或反面角色,都在努力表現與詮釋自己對劇中人物的理解。
即便是被很多朋友認爲用力過猛的媽媽劉婉玉,以及有些智商不在線的辛家長女辛家麗,同樣在遵循劇中人物設定上值得肯定。
雖說從劇情與人物邏輯性上來看,有些角色在邏輯上存在着很大的問題,甚至已經到了嚴重脫離現實生活的程度,可作爲演員她們每個人都在人物表現上有着超常的發揮。
退一萬步講,無論劉婉玉有多麼讓人驚掉下巴,無論辛家麗有多麼讓人討厭,至少她做到了讓你厭惡甚至是憎惡這個目的。
無論是她們的面部表情還是行爲舉止,甚至是在說話語氣上都透着這個角色該有誇張與反面性。
可問題就出在這些角色的設定上,這些雖然讓演員有巨大發揮空間的角色,卻在人設與邏輯上出現了巨大的問題,甚至是看似中規中矩的麥承歡也沒能逃過一劫。
爲了突出一個在母親過度干預中成長爲正直感爆棚的女孩子,麥承歡不僅要承受母親的說一不二,還要努力保持自己不肯向傳統職場關係低頭的立場。
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面是自己不斷接受着隱形人脈帶給自己的職場便利,一面還要在嘴上強調自己決不與傳統職場人脈妥協。
如此一來,麥承歡這個角色便一步步走上了人格撕裂的道路,甚至開讓人因爲她的“又當又立”而產生不適感。
相比起麥承歡的人格撕裂,作爲海歸、空降且目的性嚴重不純的姚志明,則有一種真小人的真實感。
雖然他無論是否出自真心想幫助麥承歡,至少他並不會掩飾自己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職場行事風格。
即便是在面對自己的血親,一個常年都見不上一面的奶奶,姚志明都不會像麥承歡那樣過度表裡不一,即便奶奶也是一個人精般的存在,卻也意外由產生出祖孫隔代的精彩攻防。
相比起劉婉玉、辛家麗等角色的過度戲劇化,麥來添、麥承早、辛家亮等看似平庸無亮點的角色,或許纔是戲劇與生活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的點睛之筆。
這些角無論是演員演繹上,還是劇情人物設定上,都非常讓人看着舒服且十分認同。
麥家父子在生活壓力與現實面前,表現出了普通人該有唯唯諾諾與逆來順受;辛家亮作爲富二代,更是表現出了在被過度保護之下的天真與單純。
只可惜這三個男人的正常表現,實際上是建立在兩個女人過度誇張這一基礎之上的。
爲了能讓辛家亮的性格合理化,作爲姐姐的辛家麗不僅有家不能回,惹是生非,還間接把母親推向了離婚的深淵。
爲了能讓丈夫與兒子軟弱的性格合理化,作爲母親的劉婉玉不僅從人物性格上讓人討厭,更是間接將女兒推向了人格分裂的尷尬境地。
除了以上這些亮點或槽點之外,在《承歡記》熱度爆棚的背後,在劇情快要過半的現實面前,作爲劇中男主角的姚志明,實際上並沒有讓人看到他開始發力的表現。
雖然他看起來試圖表現出隱藏在霸道總裁背後的用心險惡,可實際上還沒等他完全表現出邪惡面,便被奶奶一句“照顧好承歡”給完全打亂了節奏。
至此,姚志明的角色開始左右搖擺,慢慢走向了言情劇男主角的方向,可看性相比起劉婉玉、辛家麗便弱了許多。
按慣例最後總結一下吧,在筆者眼中《承歡記》可以說一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作品。
從目前的劇情來看,最出彩的劉婉玉因爲劇情上的過度誇張,讓這個雖然有老戲骨賣力演出的角色,無法收穫到本該有的或成倍的效果。
雖然因爲麥承歡、姚志明等角色讓《承歡記》熱度倍增,但或由於劇情原因導致人格分裂而引發的反面熱議,纔是讓其熱度突破28000的真正原因吧。
關於《承歡記》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裡,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還請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