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珍定義「新統戰」 李遠:文化交流和滲透是兩件事
被媒體問及陳玉珍定義的「新統戰」,文化部長李遠今表示,尊重其發言,但文化交流、文化滲透是兩件事。記者張博瑞/攝影
立法委員陳玉珍昨指統戰是「統一陣線、將不是站在一起的人拉成自己人」,更說臺灣也可對中國大陸進行統戰。文化部長李遠今表示,他尊重陳玉珍的解釋,但文化交流跟文化滲透是兩件事情。
李遠今出席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備詢,被媒體問及近日下鄉宣講、「統戰」等議題,他表示不擔心被藍委找麻煩,也很高興有機會把事情講清楚。
有媒體關心,李遠怎麼解讀陳玉珍昨天定義的「新統戰」。陳玉珍說,大家也許對「統戰」這兩個字感到非常恐懼,統戰的意思在中國大陸的用語裡頭,是指「統一戰線」,把敵人拉成是朋友,把不是跟自己站在一起的人拉成是自己人,大概是一種溝通,變成同一個戰線,叫做統戰。
李遠今天表示,文化交流跟文化滲透是兩件事情。在民主自由的社會,他尊重陳玉珍的解釋,但陳玉珍也讓他想到小時候「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在過往的時代,一直認爲用三民主義可以統一中國,用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自由民主可以改變中國大陸,成爲一個跟我們一樣自由民主的社會。
另外,李遠也迴應近日前在野黨立委認爲「不義遺址」設置應回溯至更早。他說,不義遺址是一個條例,而其是指特定白色恐怖時期發生的事,目前經立院審定的不義遺址是42處,今年也將再設置2處新的不義遺址標示系統,包含原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職業訓練第三總隊(小琉球)、原國防部情報局龍潭看守所。
李遠也說,臺灣的歷史很複雜,國民政府來臺後發生228事件、後來也發生白色恐怖、戒嚴,這是特定的時空。其他時期也各自有古蹟恢復並加以標示,像是臺北監獄,因爲有真相纔會有和解。或許未來「不義遺址」這幾個字可以再做討論,但時空是不能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