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光專欄-高基期的臺股何去何從?

但總經面的不確定因素正逐漸消失,首先是3月15日晚間美國Fed公佈3月份最新貨幣決策,聯邦基金利率政策區間調升1碼至0.25~0.5%,其中點陣圖中位數預估今年將升息7碼,Fed主席鮑爾表示,最快在5月就會宣佈縮表計劃。俄烏戰爭方面,近期傳出在烏克蘭同意討論維持中立,未來幾周隨時會就和平協議的部分達成共識;內容包括停火、俄軍撤離,但烏克蘭必須宣佈中立,對軍隊加以限制。

中國封城方面,新冠疫情已經邁入第三年,全球除了中、臺、日少數幾個國家,歐美各國皆選擇與病毒共存,而中國的封城是短期現象,但對電子公司3月營收有影響,4月初要小心營收利空。

央行16日宣佈升息跟上美國,其實臺股影響最大的還是去年超高基期的營收,過去兩年很多產業如PC、NB等都受惠疫情,但今年疫情趨緩之後,營收有可能將步入衰退,目前以美國FAMG四大龍頭的資本支出來看,今年確定會成長的產業是5G通訊及伺服器產業,此外就是臺積電領軍的半導體以及電動車相關零組件產業。臺灣今年中將開始嘗試解封,有望帶動消費,出現遞延回補效應,其中以航空、餐飲、飯店、旅遊、健身房、醫療美容等產業將受惠。

近期臺股重挫,但在多殺多後又迎來跳空大漲500點,近一個月達六個跳空缺口,受消息面影響劇烈震盪,操作難度很高。就營收基本面來看,由於去年基期高,加上今年啓動升息循環,大環境將面臨資金退場、本益比(PE)修正,近期美國道瓊更因國際利空修正三千點,但這幾天剛上漲千點化解破底危機,而由於剛開始升息,指數空間不大,可趁回檔佈局今年獲利成長的產業。

今年將告別負利率時代,再次走入升息循環,在升息的環境下選對產業事半功倍,我們看好金融、營建、伺服器、5G通訊、電動車相關零組件、以及解封相關的旅遊、餐飲、觀光、航空、健身房、醫美等。今年資金去槓桿,要選擇展望樂觀、獲利成長的公司,搭配法人籌碼偏多個股進行操作。

金融方面,全球都在對抗高通膨,美國、臺灣央行剛宣佈升息1碼,將帶動壽險新錢投報率以及經常性收益率上升、整體存放利差上升,今年預期美國將升息5~7碼、臺灣將升息2~3碼,銀行龍頭中信金、第一金可以留意。營建方面,雖然升息且政府頻出重手打房,但仍看好營建族羣,主要是這兩年上市櫃獲利創下歷史新高,高獎金、高配息下房地產需求火熱,可留意興富發、華固等龍頭股。

伺服器與網通方面,今年英特爾(Intel)和超微(AMD),將分別推出新平臺Eagle Stream和Genoa,持續看好雲端、人工智慧(AI)及高速運算(HPC)應用,尤其是去年受到缺料影響,具備營收低基期的優勢,在主晶片供給順暢的狀況下,將爲電子中少數成長明確產業。

伺服器方面可以關注金像電、信驊等,網通方面可以關注智易、中磊、升達科等。

在解封方面,過去兩年只有疫苗,但輝瑞的帕克洛維(Paxlovid)於近期全球上市,此爲針對新冠的口服特效藥,五天內可有效殺死病毒近90%,疫苗加上特效藥將產生化學變化,將迎來全球性的大解封,下半年解封行情可以期待,未來學習與病毒共存已經是全球趨勢,看好航空與旅遊需求如華航、長榮航,營運已經辛苦兩年的餐飲、飯店、健身如喬山與柏文、醫美產業如麗豐-KY與佐登-KY等將迎來轉機。另外不論景氣好壞,生技產業都不受影響,可留意獲利會大成長的美時、智擎、承業醫等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