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昌/這首詩,譜出撒奇萊雅的傳奇!

陳耀昌

首詩作者──撒奇萊雅族撒韻.武荖(Sayum Vurow),已是我心目中的傳奇。她是東華大學傑出校友、她是原住民文學獎得主詩歌)、她是撒奇萊雅族2007年終於正名的靈魂人物、她是撒奇萊雅族文化重建的重要人物。爲了宣示決心,她理了半年光頭,她也是撒族第一位祭司

她20歲要加入「原舞者舞團」時,才知道自己不是阿美族,是撒奇萊雅族。也因此,她取了撒奇萊雅族姓名,不再使用漢名。我書中25幕的「我」,就是她。昨天,她朗頌了這首詩(她說,未完成,待修改)。我認爲,這首詩是「原漢和解共生」的代表作。向撒奇萊雅族所有族人致敬。

『十六股延平郡王廟』

主神 左右神

牌位裡一個個站立的人們

原住民 漢人 乞食 和尚

像成婚 、和解 、又像熟識的人

排列在同一個牌位裡

框在時代生命

達固湖灣周圍有刺竹林大溪

有悲慘的屠殺 有逃亡的路徑

有不敢說的故事

牌位前 密密麻麻的人名,或神名,

他們將我認得祖先名刻上,

我遇見一百六十年前的武荖

供在神像旁讓善男信女祭拜,

武荖、武丁毛蝦、加走、合抱、馬老、是撒奇萊雅

你們活在1878年達固湖灣的歷史中,見着戰爭火燒掉撒奇萊雅

你們存 在過

他們事實存在過

平原水田魂魄

歷史一轉身

撒韻站立牌位前

武荖留在牌位裡

大合照

●作者爲臺灣醫學血液疾病骨髓移植教授、臺灣史小說家,獲得多項文學獎,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