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河/數位匯流衝擊產業 轉型爲媒體生存之道
回顧過去二十年媒體產業面臨數位匯流發展的歷程中,電信事業提出多媒體內容傳輸平臺(MOD)、網際網路提供串流媒體(OTT)、5G行動通訊推動手機線上直播(Online Streaming),以及有線電視系統跨入網路與通訊服務等寬頻產業。
當這些發展逐漸成爲另一常態之後,媒體匯流對消費者而言已經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
然而上述的現象,對於媒體企業或機構帶來正反面的衝擊確實頗大,導致媒體產業如何轉型,將是一個值得不斷探討的議題。
個人曾在發表的文章中提及,「科技的必然、產業的應然、政策的使然、社會的偶然、市場的未然」等五大媒體產業發展的邏輯;如今,經由諸多產業現象的呈現已經逐一印證。
無論是從產業的競爭或是市場的競爭,媒體企業已經沒有權利去選擇,要依附於網路、電信、行動或是各類媒體的平臺,爲能取得市場績效的延續,僅能在企業的「先有生命再求生存,經由生存謀取生活」的法則,實質提出規劃產業競爭與合作的策略。
正因如此,許多新媒體企業或集團的運作模式,除了從社羣新聞網站、新聞網直播平臺、購物與電商、全方位娛樂事業、串流媒體平臺等資源投入之外,更積極導入跨媒體、跨平臺、跨產業與跨區域的媒體。
▲ETtoday App會員系統換東森幣。(圖/ETtoday)
較具體的核心營運機制,包括投入線上與線下媒體的整合,以及建構差異化的競爭;例如投入時尚娛樂、演藝經紀、運動經紀與影音遊戲產製等作爲,既屬多面向又能兼顧環環相扣的羣聚產業競合優勢。
不難推論,基於媒體企業須結合數位化與數據化產業結構的趨勢,如何即時掌握智慧化的客戶體驗,已非傳統媒體產業有能力承擔;換言之,在數位匯流環境下的存活之道,媒體產業後續的發展,必然不再是雨露均霑,反而是大者恆大的因果效應將愈趨明顯。
數位匯流的媒體產業轉型
必須強調的是,面對數位匯流的媒體企業必須面對新的產業思維,其中包括科技建構了新供需關係、新交易環境、新生命週期、新媒體型態,以及新產業生態等幾大面向的變革。
新的供需關係來自寬頻與互動的情境,尤其是科技與工具的下放,讓社羣媒體與自媒體開始改變供需法則與市場力量;新的交易環境系將內容與通路結構的資本競逐,不在只是廣告或收視率,而是點閱流量與會員數。
新的生命週期起源於資訊數位化對智慧財產的長尾效應,除了新媒體產品的設計、開發與行銷之外,更決定在是否能於不同的平臺持續滾動。
▲由東森集團參與制作的《聲林之王》節目,也曾榮獲金鐘獎綜藝節目獎肯定。(圖/ETtoday攝影中心)
新的媒體型態則是遷就使用者消費路徑的改變,諸如Podcast、YouTube、APP、OTT、Clubhouse等選擇;新的媒體產業生態主要是基於大型跨國媒體平臺與合作平臺的推動,以及強調原生內容IP的開發,甚至拓及物聯網或車聯網的融入。
上述這些面向的變革,皆屬媒體產業轉型過程不可逆的新議題。
就媒體產業的發展歷程,媒體匯流與數位經濟對媒體產業的實質意義,乃在建構另一新的商業模式。
尤其是在如何營造價值共享的平臺,以及面對線上的交易策略與市場定位時,必須有效善用數據驅動與消費洞察等兩大機制的控管,才能將企業生命的缺口轉化爲企業生命的出口。
熱門點閱》
► 美日印澳峰會》蔡錫勳/「四方安全對話」 唯獨大韓民國缺席?
► ET民調》遊士儀/臺灣防疫名列前茅 別讓疫苗落後變成經濟掉隊
► 黃竣民/除了國艦國造還要「國車國造」 聯兵營將迎來第二隻「豹」?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