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行動不便比例高達2成 醫推間歇性健走強身防摔倒

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理事長黃薰隆、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周真貞、北市衛生局簡任技正黃秋玉、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視察吳秀娥20日出席北市衛生局例行記者會。(北市衛生局提供)

根據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去年調查,19%信義區社區長者有行動功能問題,4%獨居老人過去1年內曾跌倒2次以上。醫師表示,長時間坐着將使肌力衰退,慢性病狀更嚴重,亦增加跌倒風險,鼓勵長者在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之際到社區綠地健走,每週運動150分鐘。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則建議長者採間歇性健走,以強化體能。

根據2022年世界衛生組織發佈報告指出,全球死亡人數4分之3由心臟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引起,嚴格管控風險因素可能挽救數以百萬計人命,包括吸菸、飲食不健康、有害使用酒精及缺乏運動。

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醫師周真貞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限縮社交活動,再加上防疫、隔離政策,人們久坐時間增加,使得上述病症變得更加嚴重。而長者久坐時間越長,不只肌力衰退、衰弱,慢性病狀況更加嚴重,也會增加跌倒風險。

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去年曾針對信義區952位社區老人進行調查,19%長者有行動功能問題。在435位獨居長者中,26%長者具衰弱傾向,過去1年內曾跌倒2次以上則有4%。周真貞鼓勵長者運用社區綠地健走,增加身體活動每週最少運動150分鐘,養成健康習慣。

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理事長黃薰隆表示,大型複合式公園有筆直與蜿蜒的步道,可協助長者平衡並控制身體,如有階梯或緩坡,則可以訓練腿部肌力,建議長者每天走不一樣的路徑,以維持運動的新鮮感,亦可選擇在周邊小型公園運動,還能與鄰居交流,延緩老化。

黃薰隆說,長者若想強化體能,可以採行間歇性健走,每次執行20至40分鐘。健走時要挺直身體,改善姿勢不良訓練核心肌羣的肌耐力,幫助身體穩定,手肘則要成90度,前後自然擺動,增加上半身肌羣的活動,藉由擺動的速度來帶動腳步的頻率,走得更快更輕鬆。

他表示,長者間歇性健走時,亦要注意以腳跟先着地的方式往前,起初可以快走1分鐘,再以平時步行的速度慢走1分鐘。適應後,快走2分鐘、再慢走2分,或是快走3分、再慢走2分。

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表示,成人身體活動建議量最少爲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高齡者強度可稍微降低,但還要有平衡、肌力與身體功能訓練,1周至少3次,以防止跌倒。都會型社區人口密集空間有限,建議民衆可走出家門或辦公室,利用社區鄰近的綠地資源空間健走。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