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個人化風險評估 超過「這分數」屬高風險族羣

(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大公衛團隊以此進一步分析,提出個人化風險評估,民衆可依自身情況計分,大於200分即屬於高危險羣,有助瞭解個人可能的長新冠發生機會。(圖翻攝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全球長新冠發生人數約有6200萬人,以美國1000萬人居多,而臺灣則約有40萬名長新冠患者,約佔總人口的1.7%。《JAMA》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長新冠的風險因子包括女性、BMI>30、曾因新冠肺炎住院等,臺大公衛團隊以此進一步分析,提出個人化風險評估,民衆可依自身情況計分,大於200分即屬於高危險羣,有助瞭解個人可能的長新冠發生機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後新冠肺炎症(PCC)發生於新冠發病後3個月,且症狀持續至少2個月。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全球長新冠累積發生率因各國解封時間、疫苗施打計劃與流行變異株而異,截至2023年3月5日,四大洲國家長新冠累積發生率,在北美洲與歐洲國家中以加拿大1.1%最低,其次依序爲美國2.9%、英國3.1%與法國3.7%。而亞洲與大洋洲國家長新冠累積發生率則以日本1.2%最低,其次依序爲臺灣及紐西蘭1.7%、澳洲1.8%、韓國2.5%。

在全球長新冠人口中,美國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達1000萬人,其次是法國和英國,分別爲250萬人和210萬人。相比之下,加拿大的比例較低,約爲42萬人,澳州爲47萬人、紐西蘭爲9萬人,而韓國和日本則分別爲130萬人和150 萬人。而臺灣2400萬人口中,長新冠患者約40萬人,佔總人口的1.7%。

臺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升引述今年登於《JAMA》的一篇研究,Tsampasian等人針對2020至2022年間所報導長新冠風險因子進行系統性及統合分析。經分析發現,長新冠危險因子包括女性(危險比1.56倍)、大於40歲(危險比1.23倍)、BMI>30(危險比1.15倍)、吸菸(危險比1.1倍)、曾因新冠肺炎住院或ICU住院(危險比2.48倍)、憂鬱焦慮(危險比1.19倍)、氣喘(危險比1.27倍)、慢性腎病(危險比1.12倍)、慢性阻塞性肺炎(危險比1.38倍)、糖尿病(危險比1.06倍)、免疫抑制(危險比1.50倍)、缺血性心臟病(危險比1.28倍)等,而施打基礎劑疫苗者較不容易產生長新冠(危險比0.57倍)。

陳秀熙團隊進一步對於此研究所整理出的資訊,提出個人化風險評估,將各因子危險性轉換成危險分數,不同危險因子對應不同權重的危險分數。這些風險因子爲:女性45分,40-69歲19分,大於70歲以上23分,BMI>27爲15分,有吸菸者10分,曾因新冠肺炎住院或ICU住院100分,有合併症者分數介於5分至50分,未完整施打基礎者50分。總分最高400分,大於200分就屬於高風險,而分數越低、風險就越低。

舉例而言,一名BMI 28、未施打疫苗、曾因新冠肺炎住院、有慢性腎病合併症的50歲女性,分數爲239分,屬於高風險族羣。而吸菸、BMI 22、已施打4劑疫苗、未曾因新冠肺炎住院、無其他併發症病史的35歲男性,分數則爲10分,屬於低風險族羣。陳秀熙表示,這樣的個人化長新冠PCC風險分層不僅可以瞭解個人可能的長新冠發生,對於醫療資源分配在照顧感染者長新冠從預防到治療介入優先順序都能提供依循方向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