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旺臺積電卻出貨近9萬張 專家解析外資爲何落跑?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股價近期陷入盤整。(圖/達志影像)

全球晶片缺貨背景下,市場半導體需求有增無減,讓該產業迎來高成長期,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今年第一季財報出爐,合併營收3624.1億元新臺幣季增0.2%、年增16.7%,創單季新高,稅後純益1396.9億元,季減2.2%、年增19.4%,創單季次高、同期新高,每股盈餘5.39元,同時爲了滿足客戶強勁需求,臺積電宣佈未來3年投入1000億美元資本支出。然而,臺積電近期股價在600元以下盤整,專家分析,依目前的情勢來看,宜先減碼臺韓的半導體股。

隨着臺積電強勁表現,外資紛紛將目標價喊上700、800元,甚至有喊至1000元的驚人價位。但從外資買賣超來看,從3月17日除息至5月10日以來,外資已經賣超超過8.78萬張臺積電股票,本月以來則是賣超9,220張。

據《Barron's》報導,全球對半導體的強勁需求,彰顯臺積電等在內的半導體股集中的臺灣南韓股市,在今年有強勁表現。臺積電今年初以來上漲超過10%,一度強漲超過600元,甚至達到盤中679元新高點,但隨着資金輪動傳產類股,股價一路下跌,甚至在除息後慘陷貼息窘境,一度來到收盤低點575元,最後終於花費13個交易日完成填息,但5月以來盤中數度挑戰回到600元都無功而返。

隨着陸美科技戰擴大,美國要求擁有先進製程技術的晶圓代工廠赴美設廠,包括臺積電、三星電子英特爾都受到美國半導體本土供應鏈建立的邀請。此外,美國政府還要這些廠商限縮在大陸投資

TS Lombard經濟學家Rory Green指出,大陸要追上先進製程技術至少還有10年時間,他看好臺韓半導體發展,但目前情況下,臺股與半導體股已經充分反應晶片荒的效應,因此打算獲利了結,並在接下來幾個月逢低買進。

Seafarer Capital Partners 投資長 Andrew Foster 則是先賣出所掌管的基金主要持股的臺積電。Andrew Foster指出,臺積電有着優異表現,並擁有充沛的現金流股利政策,但在大規模擴大資本支出,除了真正有需求的訂單外,地緣政治給的壓力不容小覷,甚至可能反噬現金流表現。

大陸也正在擴產半導體產能,但難保未來會有供過於求的可能發生。Gavekal分析師 Vincent Tsui指出,若晶片缺貨的情況持續延燒,很有可能拖累亞洲電子供應鏈的獲利表現,建議客戶適時減碼新興市場股票。

也就是說,目前市場所擔憂的,除了資本支出擴大迅速,可能擠壓獲利表現之外,就是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日前所提過的,全球28奈米制程重複下單(Overbooking)問題,也就是市場來看28奈米制程晶片缺貨,實際上看全球產能,供給仍大於需求,主要是某些客戶擔憂拉不到貨,選擇多家、超額下單所致。

Rory Green指出,南韓可能在國安方面依賴美國,經濟方面依賴大陸,並將供應鏈一分爲二,藉此擴大對陸銷售。臺灣則是需要美國軍事援助,可能犧牲對大陸經濟的商機。Rory Green警告,臺灣已經表現往美國靠攏,大陸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可能頻繁對臺海空域進行干擾,甚至是疫情前的2倍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