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財報大限到 3招挖下一波黑馬股

臺股在五月開局風雲變色,三大觀盤指標成交量、當衝比與指數震幅都頻創新高。(圖/shutterstock提供)

臺股在五月開局風雲變色,三大觀盤指標:成交量、當衝比與指數震幅都頻創新高,每天開盤都今日不知明日事,這意味着一個大一統時代的瓦解,一個新秩序建立前的亂世。

亂世下,變態成爲常態。以往成交量四千億是崩盤的前兆,現在變成了低消而已。而臺股的天量在五月四日的6723億,個股衝率最高則爲五月五日愛普的七五.六%。這種天文數字絕對來自於政府把當沖稅調降引發的自然結果,但背後突顯出臺股市場新一批操作者有別於過去三十年的操作邏輯

這批新手以九○後的新生代爲主體,市場統稱爲小白,但不見得是個負面詞,其中不乏橫跨在投信界與市場派間的高手,透過網路世界的合縱連橫所晉身的新主力。他們沒有太複雜的邏輯,對事理的分析很直白,演變爲對股價的追逐沒有包袱,對技術分析量價藩籬的新定義,甚至帶動外資法人對個股評價模式的改變。如果大家需要例證,不妨回想自去年以來目睹之怪現象,然後逐步演進到現在亂世的景況:

1.先是雞肋代名詞的臺積電變成護國神山。

2.再來是復古風聯電華邦、友達所引發的低價風。

3.接着則是IC設計沛然莫之能御的錢塘大潮,管它本益比是幾倍。

4.最近則是追求低本益比的原物料族羣

但時至今日,第四點變成矯枉過正,造成傳產股的極陽電子股的極陰。極陽包括:航運股的市值比爲二.六%,但五月四日的早盤陽明公告單月獲利而成交比衝至三一%,超額度十一倍;鋼鐵股的市值比爲二.二%,五月六日早盤因中國五一長假後大漲鋼鐵股成交比來到一八%,超額度七倍。至於極陰,則是電子市值比爲六二.五%,但五月四日早盤成交比居然低到四三%,不足率近二○%。

其實極陽與極陰形成的關鍵,與當衝造量及隔日衝造價有直接的關係。但不管如何,這個盤勢全球央行不升息抗通膨的前提下,都不致形成崩盤或走空,唯一差別只會發生在類股主流間的移轉而已。畢竟極陽有物極必反、極陰有否極泰來的可能。至於陰陽間如何掌握極致點的來臨,有個歷史經驗可以參考:

二○一八年的國巨,在全球被動元件缺貨及漲價下,股價一路從二位數來到三位數。當六月九日股價來到1180元時公佈單月獲利,次日本土券商調高EPS上看111元,給予十五倍本益比上看1680元目標價,潛在漲幅爲四八%。但實際上,股價僅在一週內漲到1310元即見頂,只比1180元多了一一%而已(見圖一)。

這個案例或許對小白而言是個很好的啓示,景氣循環股的評價模式不應由本益比(PER)來決定,真正主流投資的教學法是以股價淨值比(PBR)來評量。若回推國巨當年天價的PBR極值爲十一.六倍(以前一季的淨值計算,而非年底的事後值),以圖二爲參考。

換言之,景氣循環股的十一.六倍爲最大的想像空間,以此對照目前市場最熱的幾檔景氣循環股,在五月七日時的PBR及溢價幅度如附表

表中透露着:這次股價飆升,PBR脫離上次極值最遠的爲「第一銅」(二三六.八%),而PBR目前最高的爲「陽明」(八.一三倍)。這張表的運用不是在找落後上次PBR極值最多的補漲股,反而是在告知這次的領頭羊爲第一銅與陽明,其餘都是這兩隻羊的跟隨者

若是再把國巨的PBR極值十一.六倍來對照目前PBR最高的陽明,即可換算陽明最大的想像空間在130元(以淨值11.26計算)。但中間有個弔詭:國巨是全球晶片電阻及MLCC前二大,是該市場的PRICE MAKER;但陽明是全球貨櫃航運的第九大,不具定義全球運價的能力。故用國巨的十一.六倍比擬陽明的十一.六倍,對陽明似乎有擡舉嫌疑……,但至少,這就是本波陽明股價最大的想像空間了。

王國維在哲學論述中有段名言: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筆者以此來闡述傳產的可愛與電子的不可愛間,投資人宜如何斷舍離。至於由此衍生的觀盤重點,筆者的標準是:

1.高檔的類股,看誰在脫隊,低檔的類股,看誰在領軍趨勢不會一日形成,都要時間累積。頭與底,都是時間的函數。

2.高檔不會有利空,看脫隊多寡才能觀察是末升還是初跌;低檔不會有利多,看領軍成長才知是末跌或初升。二者間,都是常態分配形成前的極值區;鈍化,是衡量趨勢反轉的切入點

3.舉例,傳產因爲原物料報價齊揚,通膨與超級大循環之說變爲共識,投信法人一週前是造紙在脫隊,上週五則有小塑;而電子上週四是覆晶載板在領軍,週五則是IC設計、光學、記憶體最爲整齊。

運用這些觀盤重點,投資人不妨再結合五月十五日前公佈的第一季財報與四月營收,從中尋找修正至低檔但法人未放棄且回補,或低本益比的標的,候選名單包括:MINI LED的「臺表科」(6278)、「惠特」(6706),資安的「零壹」(3029)、「瑞祺電通」(6416),電競的「微星」(2377)、「曜越」(3540),提供給投資人做參考。

林友銘臺股點金錄圖-景氣循環股操作法則-國巨周線。(圖/理財週刊提供)

本文作者:林友銘

(本文摘自《理財週刊1081期》)

《理財週刊10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