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第一階段小結:進步與退步、失望和希望

在一番較量之後,20-21賽季CBA第一階段的比賽已經結束。在第二階段賽事來臨前的這個窗口期,筆者將嘗試着總結CBA賽場上的一些新現象。

姜偉澤,進步神速

在之前的文章裡,筆者曾提及:在聯賽護筐水準倒退的前提下,國內球員最值得肯定的進攻端加量方式持球投。其中,最值得肯定的球員是吳前 ;而在這方面和吳前檔次最接近的球員,是姜偉澤。

上賽季,姜偉澤在進攻端的定位一度比較接近原帥,在超級持球手身邊充當無球手,但具體方式會有區別:原帥會更多在無球側跑動,姜偉澤會爲瓊斯做一些掩護。

但現在,姜偉澤開始進化了。

姜偉澤的運控技術更爲成熟了,他更加善於運用運控技術爲自己獲得持球投的空間了:

他也更加善於在持球發動的擋拆時觀察場上的形勢,進而選擇更好的持球投機會了:

而就在幾個月前的複賽上,姜偉澤尚未能展示出這種能力。伴隨着愈發成熟的持球投技術,姜偉澤的回合佔有率達到了22.46%,在隊內的主要輪換裡僅次於代懷博

然而,受限於自身的運動能力和體型,姜偉澤恐怕很難在攻筐方面和吳前相提並論(儘管吳前本身的攻筐水準也不是頂級),這必然會影響到姜偉澤加量的上限。

但在進一步加強持球投技術的基礎上,姜偉澤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善於利用自己的跳投技術製造罰球,也是加量的一種方式;改變防守陣型之後送出更好的傳球,也是他急需加強的地方,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頻繁地傳出這種球:

另外,姜偉澤對於防守的貢獻也明顯比上個賽季好。

他依然不是後衛線頂級的單防選項,對陣山東時對位過以突破見長的陳培東效果平平,但在崔晉銘或者姜宇星承擔更重的單防任務時,姜偉澤正在成爲一個聰明的刷卡協防手——在很少犯規的前提下,姜偉澤的搶斷率達到了同位置的及格線

基於攻防兩端的表現,目前的姜偉澤至少領先原帥兩個身位了。

蘭白克,防守真的退步了嗎?

姜偉澤在進步,有的人卻似乎在退步,可蘭白克的防守似乎也不如從前了,廣東隊主帥杜鋒在暫停期間的一句“可蘭沒防守”則讓這種質疑聲進一步放大了。

事實上,可蘭白克在巔峰期在防守端的定位更趨近於“不錯的側翼單防大閘,但對協防貢獻平平”。

近年來,可蘭白克的單防水準也有了一定的下滑,相同定位的球員裡就有劉冠岑這種單防水準比他更高的球員。

但可蘭白克在防守端遇到的更大問題是,他比生涯的任何時候都更多地出現在了大前鋒位置上。這裡面,既有球隊傷病因素(比如:董瀚麟受傷,讓上海的內線輪換更吃緊),也有球隊加強進攻的需要。

大前鋒位置的球員,在防守端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護筐、保護防守籃板甚至頂防低位等方面。而以可蘭白克自身的身體條件和履歷,這些都是他比較不擅長的防守項目。

長此以往,一個更爲可能的趨勢是:由於體型方面的劣勢,可蘭白克很有可能因爲要完成更多的護筐任務而不得不賠上更多的犯規。

換言之,如果多走大前鋒輪換,可蘭白克很可能從同位置平均線略靠上的防守人降級爲同位置靠後的防守人。

順帶提一句:在張兆旭復出前,上海目前重用的幾個4-5號位球員都不是出色的協防人。

範子銘,糟糕的進攻習慣

可蘭白克在防守端的問題更趨近於球隊對他的定位不合適,而範子銘在進攻端的迷失看起來卻有多方面的因素。

賽季至今,範子銘的真實命中率(個人得分效率)只有47.1%,只優於同位置16%的球員。考慮到同期加盟的李慕豪本賽季交出優於同位置84%球員的真實命中率,範子銘目前在進攻端的表現基本是不能被接受的。

範子銘表現不佳,可能會有一些自身不可控的因素。

他可能是受到了傷病的影響,這可能會影響到他在籃下的終結能力——籃下終結的效率高低確實也和傷病關係更大;他也會受制於北京隊的一些輪換策略,比如北京有時候就會讓劉曉宇和範子銘一起上下場……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範子銘自身沒有問題。

第一、範子銘確實有着不俗的體型,但作爲掩護人的下順速度偏慢。

上個賽季季後賽,範子銘一度要多走外拆路線來回避遼寧的護筐手(當時遼寧只有韓德君一個不錯的護筐手),而李慕豪在下順速度上明顯快於範子銘:

第二、範子銘順下時的選擇也很糟糕。

從數學的角度出發,球員掩護之後直接攻筐的效果明顯優於一次低位,而範子銘在掩護完之後卻沉溺於要低位,這反而讓球隊錯失了更好更快的得分方式:。

第三、範子銘的低位水準也不夠。

上賽季,範子銘確實能夠在低位區域錄得不錯的命中率,但也難以掩飾他打低位因爲對抗不足容易失誤的問題。如今,範子銘依然難以解決低位效率低下的問題。

現在的範子銘,有點類似於大傷之後的霍華德——明明有着讓自己和團隊更好的得分方式(吃餅),卻非要沉溺於傷害自己傷害團隊的進攻方式(低位)……

但無論如何,範子銘在防守端的價值都會高於李慕豪——在倆人的具體輪換細節上,北京還有很多值得斟酌的地方。

王少傑,尷尬的定位

範子銘在進攻端遇到了瓶頸,王少傑則似乎觸摸到了進攻的天花板。

王少傑在進攻端的主要問題並不是低位,而是最基本的籃下終結都有很大的問題。北控確實依然存在球隊空間不好的問題,但至少比上個動輒拿出“三大”陣容時明顯要好得多。

即便如此,王少傑的真實命中率依然只有52.7%——只優於同位置23.1%的球員。從球場細節看,防守方也已經窺探出了他的這些問題。

按照馬布裡的輪換習慣,王少傑的定位更像是大前鋒,他在場上也會更爲頻繁地去防守對方的大前鋒:而一旦到了球場的另一側,防守方就會更加傾向於用中鋒去“防”他。最爲明顯的例子,出現在他們與青島交手時。

青島的劉傳興和趙戌宏都是中鋒體型的球員,二人基本是同位置輪換,王少傑基本不會主防二人,而青島基本是用二人去防守王少傑的。

一旦王少傑在進攻端不持球,二人就可以安心站在籃下區域,把中鋒球員的協防價值最大化:

福建,令人失望的賽季

上賽季,福建憑藉着複賽後的出色表現進入季後賽,並“以下克上”淘汰了廣廈。然而,本賽季的福建卻表現非常糟糕,他們至今未嘗勝績。反差如此大的背後,肯定不只是外界所極力渲染的心態問題了。

首先,福建上賽季複賽後表現更好的原因是進攻端非常出色——他們每百回合拿下121.4分,只遜於廣東和遼寧。

按照後衛對進攻影響力更高的基本籃球理念,福建當時打出頂級進攻表現的最重要因素是勞森。勞森在複賽後的進攻影響力(obpm)高達+8.44,位居全聯盟第4——如果考慮出場時間,勞森在進攻端的總貢獻只是稍遜於梅奧。

由於勞森的場外問題,他失去了再次爲福建隊效力的機會,這導致福建在進攻端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一方面,福建必須要用國內後衛羣去分享原本屬於勞森的那部分出場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屢屢遭到網友調侃的湯傑居然是這些球員裡進攻水準最高的那一個。

另一方面,即便是湯傑,也無法完全扛下勞森在進攻端的責任,尤其是傳控。福建的解決辦法是,讓側翼球員去分擔這部分任務,結果卻是顯而易見的——陳林堅在控制失誤方面僅優於同位置17.1%的球員:

一名球員如果頻繁被要求去做一些能力之外的事情,那很有導致他對進攻的貢獻反而不如預期。福建確實擁有王哲林、陳林堅、於長春黃毅超這種非常適合擋拆體系的球員,但現在,他們缺少的是擋拆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

其次,福建的防守表現比上賽季更差。

即便是在球隊表現優異的上賽季複賽階段,福建每百回合失分依然是CBA第5多的。

但在彼時,福建尚有協防能力尚可的大前鋒何重達坐鎮;而在複賽前,康寧漢姆是隊內最重要的防守人,福建也是上賽季CBA唯一一支引入防守型大前鋒外援的球隊(山東的梅斯會和陶漢林、賈誠一起分享4-5號位時間)。

隨着何重達離隊,福建隊內最重要的球員變成了胡瓏貿。此人在防守端更擅長的事情是像一名側翼一樣造失誤,但福建現在需要他走大前鋒輪換充當護筐手。而以胡瓏貿的體型(不如黃毅超),他很難勝任這份工作……

更爲致命的是,福建原本就缺少協防能力的陣容中,還加入了於長春這種球員,而且於長春在場上的位置更趨近於對防守更重要的大前鋒。所以,福建的比賽裡總能出現這種鏡頭:

對陣福建時,上海的施宇晨甚至打出了生涯進攻代表作:

賽季至今,福建讓對方在籃下8英尺範圍內交出了69.7%的命中率,能夠讓這個數字達到62%以上的球隊只有兩支,另一支是天津……

護筐,誰主沉浮?

福建和天津在限制對方籃下命中率如此糟糕,還是和球隊本身的配置有關(和4-5號位關係更大),像時德帥就是典型的攻遠強於守的球員。

藉助於各隊的護筐數據,我們也可以對CBA球隊的配置和策略進行解讀。

類型一、蹲坑大隊,善於限制對方的籃下出手比重

前文已經提及,青島擁有劉傳興、趙戌宏兩名大中鋒。因此,球隊在防守策略上也會更加保守,讓中鋒儘可能留在籃下護筐,他們也得以把對方的籃下出手比重限制到37.9%——自成一檔。

因此,儘管青島造失誤能力平平,他們還是能夠交出聯盟第4的防守水準。

類型二、擁有機動型護筐大神,限制對方籃下命中率能力極強。

在李慕豪離隊之後,我們一度擔心深圳的護筐延續性會不如之前。

但一個被我們忽略的現象可能是:李慕豪離隊之後,深圳之前爲沈梓捷和李慕豪制定的平均分配時間策略被打破了。這意味着:至少在沈梓捷多上場的那個時間段裡,深圳的護筐水準是比之前更高的。

而沈梓捷也進一步兌現了自己在防守端的天賦,出色的機動性和更爲迅捷的反應都讓他更加接近於本土頂級護筐手的角色——如果他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防守專注度,給球隊帶來的實際貢獻將更高。

賽季至今,深圳將對方的籃下命中率限制在了52.9%,在CBA自成一檔。當然,在周琦受傷之前,新疆原本是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一方,他們在這方面一度優於福建近20%……

類型三、策略激進,防守效率好看有更大的隨機性。

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浙江吉林

靠着激進的防守策略以及造失誤能力不俗的球員,兩支球隊都非常善於造失誤。但由於策略比較激進,兩支球隊都容易讓對方獲得籃下出手的機會,限制對方籃下出手比重分別位居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

但在限制對方籃下命中率方面,倆隊還是會有具體區別:浙江4-5號位輪換裡尚有賴俊豪這樣的球員,且上賽季表現糟糕的張正昕遭到了棄用;吉林的4-5號位裡防守最好的鐘誠更擅長的事情是造失誤而非護筐,且他們的重要輪換裡還有一個代懷博……

在頻繁被對方獲得籃下出手機會的前提下,倆隊維持防守效率的另一種方式是對方的三分球命中率,倆隊對手的三分球命中率分別是30.6%和30.3%。再往後,就是對方三分球命中率34.2%的廣廈了。

事實上,三分球命中率是防守方很難控制的一個因素。比如:浙江次與廣東交手兩次,廣東的三分球命中率分別是28%和46%。

一旦對方的三分球命中率有所回調,浙江和吉林的防守效率都會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