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遠征:中國勞動人口仍在下降 未來居民工資水平會持續提高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近日,在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博智宏觀論壇月度研判會上,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曹遠征表示,從過去十年總和生育率的變化看,中國勞動人口仍在下降之中,未來工資水平還會持續提高,初次分配改善將更加明顯,從而爲共同富裕開闢了更大的空間。

曹遠征指出,自2012年開始,中國的勞動人口就開始大幅下降,新進入市場的勞動力,每年下降200萬-300萬,加上退出市場的勞動力,中國勞動人口在10年間累計下降近4000萬。與此同時,同期中國的基尼係數也開始下降,由2008年的0.491的歷史高點下降到2019年的0.465,在十年間下降近0.03個百分點。可以看出,中國勞動人口的下降與基尼係數的下降,這兩者之間是有緊密聯繫的。

曹遠征進一步表示,新進入市場勞動力的下降首先表現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充沛程度的減弱。目前,15-45歲的農村青壯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致使城市化率已呈現出放緩的態勢,由過去1.5%下降到目前1%以下,意味着農村勞動力轉移從過去的存量增量共同轉移,變成了純增量轉移。在用工需求穩定增長的情況下,農村剩餘勞動力供給的減少,使最低工資水平持續提高。而最低工資水平的持續提高使低收入的農民家庭成爲過去十年中收入改善最快的羣體。由此,農民年均收入增速高於GDP的年增速,不僅構成了中國告別絕對貧困的重要基礎,而且成爲改善了基尼係數的主要途徑。

此外,新進入市場勞動力的下降還表現爲城市就業壓力的緩解。過去十年調查失業率始終未超過5%,同時,市場求人倍數始終大於1,這都表明就業崗位供略大於需,進而促使平均工資水平持續上升。由此,可以看到的一組經濟現象是,在過去十年出現的 “兩個提高,兩個同步”——即在初次分配中,工資所佔比重的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相同步;在國民收入中,居民收入所佔比重的提高,與GDP增長相同步。與此前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低於GDP 增長速度的情況相比,“兩個提高、兩個同步”的態勢明顯改善了初次分配中資本和勞動的比例關係。

“在過去的十年,GDP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長,不僅使得居民收入實現了倍增,而且預示了中國經濟很可能已經到了庫茲涅茨倒U形曲線的頂點,開始過拐點,進入後半段。”曹遠征說,從過去十年總和生育率的變化看,中國勞動人口仍在下降之中,未來工資水平還會持續提高,初次分配改善將更加明顯,從而爲共同富裕開闢了更大的空間。這也意味着只要經濟持續增長,就業持續擴大,在更多的低收入階層獲得更好收入增長機會的同時,初次分配中資本和勞動的剪刀差也會改善。從而可以有效地縮小收入分配的差距,而不必過度依賴通過二次分配、三次分配。

曹遠征進一步解釋,居民收入差距的改善,既因爲勞動人口下降使得就業壓力不大,同時也因爲中國城市化還有很大潛力。“從全球情況看,當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時,城市化率約爲65%,而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率只有60%出頭,距發達國家城市化率平均75%-80%的水平相差較大。”曹遠征表示,如果持續深化改革,加速城市化的進程,使更多人受惠於城市化,就能縮小收入差距,特別是在少子化促使庫茲涅茨倒U形曲線後半段變得更加陡峭的情況下,做大蛋糕更成爲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徑。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侯潤芳 編輯 趙方園 校對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