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遠征:基建投資對衝經濟下行不再可持續,低碳經濟可成爲接力棒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日前指出,長期以來,基建投資是中國對衝經濟下行的重要調控手段,但基建背後的土地財政不具有可持續性,暴露了基建自身不可持續作爲調控手段的事實。

他認爲,低碳經濟可以接過基建的“接力棒”,爲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提供長期動力。

10月26日,曹遠征在慶祝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成立20週年的一個活動上說,長期以來,土地財政和以土地作爲融資中介的投融資模式爲基礎設施開發提供了持久的動力,形成了中國城市化快速增長的基本經驗。

他解釋稱,地方土地財政、融資平臺的運作模式,實際上是城市政府把其所有的土地和基礎設施打包作爲“一籃子”,跟金融機構簽訂長期的協議,以土地和基礎設施作爲質押,向金融機構借款和融資,然後對基礎設施進行開發,增值部分可以還本付息。

“這種模式到了2008年危機以後,被各地廣泛採用,那時候要加快地方投資,加快基建投資來對衝2008年危機帶來的經濟下行,很多地方就開始紛紛設立地方融資平臺,用這種開發的方式融資,發展本地的基礎設施。”曹遠征說。

但土地財政具有不可持續性,他指出,之所以不可持續,不在於土地財政本身的融資安排,而在於土地的升值不可能無限。

他進一步稱:“土地升值的不可能無限在於它的天花板,就是人口的變化,中國的人口恰恰進入拐點,今後看來不是人口增長的問題,而是人口下降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土地升值的可能性也越來越渺茫,土地財政當然難以維持,土地融資平臺當然有嚴重的困難。”

曹遠征預計,“十四五”期間(2021-2025年),中國人口將進入負增長,而人口負增長最直接的影響是打破了房地產的剛性需求和長期增長。隨着房地產時代的落幕,土地財政將更難以維繫,土地財政的不可持續最終將無法支持基建投資的高增長。

他認爲,解決的辦法是找到一個可以代替土地作爲質押的新的質押物,發揮土地財政和融資平臺的積極作用,產生新的收入,從而形成新的還款來源。

“我認爲這個設想是可以成立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可能是發展低碳經濟,換而言之,用低碳資產置換土地資產,來讓它可持續,讓它可增長。”

根據曹遠征的計算,如果按照巴黎氣候協定的要求——2050年將氣候變暖的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範圍內,中國大概需要投資100萬億元才能滿足要求。如果這個指標是1.5攝氏度,中國大概需要投資138萬億元。

“從現在算起,到2050年還有20多年的時間,每年大概需要持續投資2.5萬億-3萬億元,持續將近30年,它可以成爲一個持續增長的引擎。”他說。

曹遠征建議通過制度安排,使減碳行動成爲一種有利可圖的商業活動,從而形成持續的投資增長。

“中國的土地在以前也是不值錢的,後來出現了地方融資平臺和土地財政,土地才轟轟烈烈增長了幾十年。(如果)使碳排放、碳達峰成爲一種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也可以造就一個新的市場,使其成爲新的資產,藉助商業活動,產生收入和現金流,就可以支持債務。”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將會進入新時代,也意味着中國城市化融資進入新時代。過去的城市化是地的城市化,今後的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其中跟人相關的,包括教育、醫療,都可以寬泛地認爲是跟低碳經濟發展相關的行業。用低碳的概念作爲引領,塑造新的城市化進程,可能是中國一個新的選擇,這個選擇也會創造出新的中國經驗。”曹遠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