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月線下彎大 量無法擴增指數整理機會大

加權指數 1120505(日線圖)

經濟數據分析: 美國財長葉倫警告,國會再不盡快提高舉債上限,財政部將現金耗盡,美債違約大限最快可能落在6月1日,比政府及華爾街預期的時間更早,拜登邀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等國會四巨頭9日會面,共商化解倒債危機,若下週未有具體結論,對於美股後續發展產生不確定性。

主計總處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爲負3.02%,較2月預測數減少1.82%,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創下2009年第二季以後、金融海嘯以來的單季新低,原因是全球終端需求持續疲軟,產業鏈仍有庫存壓力,影響臺灣外貿和製造業動能,2023年經濟成長率2.12%,較去年11月預測2.75%下修0.63個百分點,今年經濟面臨保二防衛戰。

臺灣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爲42.8,月減4.5,連續二個月緊縮,並達到創編以來次低紀錄,僅高於1月的40.4,其中新增訂單已連續二個月緊縮,指數續跌至40.6,整體接單環境惡化,生產指數也跌破40,製造業狀況不佳;不過,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4月指數續揚2.6至55.8,臺灣目前環境呈現外冷內溫。

盤勢分析:

大盤從4月26日開始反彈,日K線收紅次數多,代表這幾天做多勝率大,從價的角度,盤面屬於多方格局;不過若觀察近期的量能變化來看,5日、10日均量目前呈現下彎,月均量雖然呈現上揚,近期成交量仍無法越過月均量之上,整體量價結構屬於反彈結構,後續留意指數反彈至月線時,大盤是否有機會帶量站穩,若無法補量整體反彈將告一段落。

美元指數近期表現相對弱勢,不過,亞幣近期出現反彈,新臺幣本週也出現由貶轉升的走勢,預期新臺幣升值下,有利於外資近期在現貨市場回補,本土法人投信與官股券商近期也在集中市場加碼,整體法人態度偏正向;加上日線的技術指標,日KD指標低檔交叉往上,KD開口持續擴大,RSI指標再度回到50多方區,指標偏多,綜合上述,短線雖量能不足,但短線反彈格局仍未結束,指數仍有挑戰月線的實力。

選股方向:

生技類股正值4月營收、第一季季報公佈高峰期,不少生技類股營收、季報表現相對不錯,加上新藥佈局有成,且立法院也正在審議再生醫療法,相關族羣在政策加持下股價也表現不錯。

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全國2023年第一季餐飲收入12,136億元,同比增長13.9%;全國2023年3月餐飲收入爲3,707億元,同比增長26.3%;五一假期根據中國商務部監測,服裝、鞋帽、金銀珠寶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0.9%、17.6%和17.4%,餐飲休閒類消費大幅攀升,重點餐飲企業銷售額年增長36.9%,相關餐飲、零售族羣業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