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物流20萬大軍 決戰最後一哩

文/陳彥淳、陳宥臻

過去2年,電商大戰臺灣打得火熱,便利商店的包裹堆得像小山,在門市等待領貨時間愈來愈長;宅配也因爲配送量突然暴增,再加上政府一例一休的政策調整下,假日不送、晚上不送,無法準時送達的情況更是屢屢出現。

「這些情況在國外早就發生過,在日本稱之爲『動脈硬化』,臺灣也已經面臨到一樣的問題,現在終於有人關注這個議題了。」商業發展研究院流通產業組組長林原慶形容

日本「玄關戰爭」開打物流業陷「動脈硬化」窘境

「過去大家談電商,現在大家談物流!」在國內率先開啓「便利商店的店到店取貨」模式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強調,當電商發展已經是趨勢,如何更有效率地解決「最後一哩路」的配送問題,不僅是一個大問題,更是一個大商機

一六年日本亞馬遜(Amazon)推出1小時到貨的「Prime Now」會員服務,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消費者對於日本電商龍頭樂天與日本亞馬遜的10項滿意度中,亞馬遜取得7勝3敗的驚人成果,其中前2項壓倒性獲勝的項目,都是與物流有關的「配送的便利性」與「便宜的運費水準」。

在亞馬遜的帶動下,日本宅配數量持續上揚,配送業者爭相在週六上午的熱門時段,將貨物送到家,引發物流業者的「玄關戰爭」;但過度集中的配送時間,不僅耗費人力,更造成多數貨物無法準時送達。

甚至,日本宅配貨量隨着電商成長而持續創新高,但日本宅配龍頭─大和運輸所經營的雅瑪多物流,配送單價卻是愈來愈低。「這顯示物流業缺乏議價能力,市場變大,卻削價競爭。」商發院創新研究所研究員丁凡指出。

一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臺灣。根據商研院統計,自一二年以來,物流業因爲電商發展帶動成長,一四年整體營收成長率達到高峰,之後就一路下滑;相較於同期無店鋪零售業(主要是電商)的營收成長率,仍維持成長趨勢,「臺灣物流產業也開始『動脈硬化』,改變迫在眉捷。」丁凡強調。

物流業「動脈硬化」,關鍵來自「電商物流」與傳統物流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電商物流具有「非計劃性、不可預測」的特殊性;此外,電商物流具有配送高頻率、商品多元化、數量少樣,以及要求高時效特性,這些都大幅增加了物流業的配送難度。

再者,根據麥肯錫的研究指出,過去50年,全球經濟成長基礎中,有半數來自生產力的提升,另一半來自勞動人口的成長,而物流業尤其是高度仰賴人力的行業。

但進入高齡少子化後,未來將無法再仰賴勞動力增加來帶動經濟發展,唯有提高生產力,才能開啓經濟再度成長。而這裡所提到的生產力,指的是藉由新技術導入,結合創新服務來提高效率,才能彌合勞動力縮減的缺口。…(本文節自財訊546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亞馬遜貝佐斯下一步要買什麼?

電商衝擊 燙金店面行情還沒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