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臺北山海樓都更案 讓神秘地主意外曝光

文/陳宥臻

50年前曾叱吒臺灣紡織業的正大尼龍,早年因爲罷工案而結束紡織事業光是靠着舊有廠房租金收入,每年即達3億元,可說是坐擁百億資產包租公;過去10多年來,正大尼龍的何氏家族行事作風低調,日前卻因爲1樁都更案,再度浮出檯面

不假思索 出手買下山海

位於臺北林森公園旁的南京東路一段,與大倉久和酒店只有一巷之隔的整排店面,都被貼上「即將搬遷」的公告,整塊近660坪的土地,已經完成都更審議;但就在執行都更的前一刻,有文史工作者提報,原本永豐餘集團承租經營的山海樓餐廳,該建築具文資身分應予以列冊保留。這個動作差點就讓這樁上百億元的都更案破局,而山海樓的地主,也是該都更案的最大地主,就是正大尼龍。

日前臺北市文化局已經確認「山海樓不具文資身分,得以拆除」,鮮少露面的正大尼龍董事長何紀豪在事件告一段落後,破例現身接受本刊專訪,「我從小學起,就在山海樓旁長大的,」何紀豪穿着一席紅襯衫神情輕鬆地現身在大倉久和飯店1樓的咖啡廳,「以前穿着紅上衣老婆第1次見面墜入情網,所以紅色帶給我好運嘛!」

何紀豪回憶,當年他父親、正大尼龍創辦人朝育來臺初期從事襪子生意,在大稻埕租了辦公樓,1964年搬到南京東路一段,也就是山海樓隔壁辦公室,開始做尼龍和化纖生意。七三年時,何家纔買下山海樓的現址當成停車場,「我父親當時在國外,聽到隔壁棟房子要賣,就算屋頂都坍塌了,還是毫不猶豫就買,因爲當時有『有錢難買連房屋』的觀念。」連看都沒看,正大尼龍就買了這塊地。

後來何家結束紡織生意,正大尼龍將閒置物業陸續租給兩家餐廳,1家就是今年8月搬離的山海樓,另1家面向南京東路的smith&hsu茶館也正在遷移。

笑起來眼睛彎彎的何紀豪,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正面一點看事情嘛!」何紀豪的正面思考,來由是歷經何家紡織產業的起落。

正大尼龍20年前發生史上最久罷工案,隔年又遇到祝融燒掉廠房而歇業,何紀豪說感謝老天爺的安排,正大在最好的時機收攤,現在專心房東年租金也有3億元,後續新店3萬坪土地也要接力做公辦都更。

淡出紡織業 坐擁3億租金

何家原本在中國大陸溫州做生意,來臺灣後搭上石化業起飛,生產洗了不皺尼龍絲內外銷都相當吃得開,也爲何朝育攢下2百億元身家,土地資產除了山海樓周邊,還有新店、淡水和北投廠房,目前都在收租金。

何紀豪提到正大尼龍的過往,都以「我們是很簡單的人」來下註解,外人看來複雜,但對他來說卻有事過境遷的灑脫。…(本文節自財訊541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秒賺臺股的本事

永豐金下重手 顧立雄保得住吹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