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三人談:“AI成龍”遇冷,數字人技術遭遇影視瓶頸?

來源:環球時報

編者的話:近日,電影《傳說》上映引發廣泛關注,不僅因爲它是影視明星成龍主演的作品,更因爲這部電影大量使用了人工智能(AI)數字人技術。但出人意料的是,影片上映後的票房與口碑雙雙失利。2024被稱作“AI應用爆發元年”,AI在各個行業的落地已成風潮。觀衆爲何不接受“AI演員”?數字人技術遭遇影視瓶頸了嗎?

比技術更重要的是觸動人心

李志起

觀衆對於“AI成龍”的冷淡反應,其實並非無跡可循。在技術與藝術的交融中,觀衆往往更看重藝術本身的真實性和感染力。AI技術雖然能夠模擬出成龍的形象,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到以假亂真,但它很難完全複製成龍作爲一個人的獨特魅力和表演細節。觀衆進入影院,期待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希望看到演員的真實情感和細膩的表演。AI數字人儘管技術先進,但想做到觸動人心卻很難。

此外,技術的不完善也是導致“AI成龍”遇冷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的AI技術,雖然在視頻生成、圖像處理、語音識別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在模擬人類複雜情感和細微動作方面仍有待提高,很難實現完全“數字重現”。電影中的“AI成龍”,可能在某些鏡頭下顯得生硬和不自然,這種不自然感很容易被觀衆在大屏幕上捕捉到,從而影響觀影體驗。

更深層次地看,這次“AI成龍”的遇冷也反映了觀衆對於技術與藝術融合的某種擔憂。在數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人們開始反思技術對於藝術原創性和真實性的衝擊及影響。當技術可以輕易地複製和模擬任何形象與聲音時,藝術的獨特性和原創性是否會受到威脅?人類的真實表演是否更加難能可貴?觀衆對於“AI成龍”的冷淡,或許正是對這一問題擔憂的體現。

當然,我們不能因爲一次失利就全盤否定AI數字人在影視業的應用前景。在筆者看來,成龍的這次大膽嘗試爲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技術與藝術的融合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過程,需要藝術界和科技界不斷加強合作,不斷探索和實踐。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隨着AI技術的躍升和藝術創作的不斷創新,我們有望看到更加自然、真實的AI數字人形象出現在大銀幕上。

我們在追求技術進步時,不應忘卻藝術的原始魅力和觀衆對於沉浸式體驗的內在渴望。在這條探索之路上,觀衆的熱情接納與市場的積極反響,將成爲我們衡量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尺。(作者是北京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振興國際智庫理事長)

莫將技術工具變成商業噱頭

董銘

用AI數字技術來打造“年輕版成龍”,讓他“返老還童”,再上沙場,是這部《傳說》的最大賣點。其實,這項“黑科技”此前曾在多部好萊塢電影中出現過。如《終結者:創世紀》中的年輕版施瓦辛格、《本傑明·巴頓奇事》裡顏值巔峰的布拉德·皮特,以及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中讓威爾·史密斯和年輕的自己演對手戲等。可以說,這項數字特效技術在國內影壇的應用是科技發展趨勢,並不意外。

筆者以爲,《傳說》之所以遭遇較多負面評價,真正的原因在於技術應用不到位導致的“一眼假”。片中的AI人物存在表情生硬、眼神不自然等情況。甚至在一些本該悲傷的場景下,“AI臉”居然引發了笑場。與真實演員相比,影片中AI難以傳達角色細膩的情緒。

除了AI演員是否能做到“形似且神似”之外,劇情是否跌入俗套、劇本邏輯是否牽強也是影片本身能否吸引觀衆的重要原因。作爲20年前《神話》的姐妹篇,這部2024年的新作仍在重複着“時空穿越”“英雄救美”的老梗,劇情處理得並不流暢連貫,笑點也顯得“很尬”。作爲享譽全球的中國功夫巨星,年逾古稀的成龍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創作力,近年來屢屢有新作上映,這種敬業精神值得推崇。然而,影迷們也更加懷念成龍作爲功夫演員年輕時的巔峰狀態。這也成了《傳說》中大量使用“AI數字人”爲主角“減齡”的一個原因——包括成龍自己,也希望能夠“返老還童”,用自己最得心應手的身體狀態和動作設計來回饋觀衆。

遺憾的是,這種美好的願望未能完美實現。這樣的結果也會讓業內對AI數字技術更爲謹慎。畢竟,人類的面部表情是如此複雜、微妙,正所謂“用眼神來演戲”目前還不是數字技術能夠完美模擬的,觀衆一旦仔細深究就容易露餡,甚至出現讓人不適的“恐怖谷效應”(恐怖谷效應描述了當人類看到類似人類的物體,特別是機器人時所表現出的積極和消極反應——編者注)。

不過,從目前AI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來看,使用數字減齡、換臉,甚至直接創造一個虛擬角色的情況,在未來可能會越來越普遍。與此同時,觀衆對視聽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影不是偶像寫真,不是動態圖短視頻,更需要劇情邏輯和人物塑造。單靠AI技術無法替代表演,更不能包攬敘事。對AI的出現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現在考慮的應是如何更好將其視爲一項科技工具,而非商業噱頭,用最真實的表演,講述最真實的故事,這對於電影主創和廣大觀衆來說,都是一種必要的尊重。(作者是影評人、專欄作家)

“AI+藝術”可挖掘哪些潛力

瀋陽 尤可可

在AI技術與藝術的融合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在於平衡技術創新與觀衆情感的傳遞。影視作品不僅是視覺盛宴,更是情感與故事的傳遞者,觀衆並非不接受“AI成龍”,而是對缺乏情感共鳴、過分炫技的作品有所牴觸。

從技術應用角度看,當前的AI技術還達不到完全自動生成影片。因此AI在影片中的角色與其他技術並無較大差異,尚無法完全替代人工創作。此外,技術進步必須服務於藝術的表達,而不是替代藝術本身。使用AI技術的目的在於服務於內容,而非成爲影片的主要賣點。技術之外,影片的成功還需要考慮觀衆心理、內容質量和情感共鳴。

從技術倫理角度看,影視創作在利用AI技術時,還應尊重演員的原創性,維護作品的真實性,確保技術服務於藝術,而非將其凌駕於藝術之上。換臉技術雖然能實現演員的“永生”,但濫用會讓觀衆失去對作品的信任感和認同感。過度依賴技術可能導致創作的同質化和創新的缺失。此外,AI技術的濫用還可能引發版權和倫理問題。

未來,“AI+藝術”該如何共生,影視格局是否會遭到重塑呢?筆者認爲,AI在影視行業的潛力仍舊不可忽視。首先,AI能夠顯著提升影視製作效率,無論是劇本創作還是後期製作,AI都可以提供智能化輔助工具,幫助創作者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其次,AI技術能激發更多創意表達,如通過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觀衆可以享受到更沉浸式的觀影體驗。再次,AI通過數據分析,深入瞭解觀衆偏好,可創作出更貼合市場需求的作品。此外,通過創新的情感互動技術、多維度虛擬體驗和動態人物生成技術,AI有望在未來影視行業中發揮更大潛力,實現技術與藝術的真正融合。(作者分別是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和人工智能學院雙聘教授、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