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成爲貓奴! 告訴你貓咪如何「攻佔」人類世界

貓咪不僅模樣可愛,不時還會跟人撒嬌裝可愛。(圖/達志示意圖

文/黃貞祥

貓咪不僅模樣可愛,不時還會跟人撒嬌裝可愛。貓奴或許都很想知道,貓咪究竟是如何融入人類社會,成爲我們家庭的一份子的呢?

大概在近一萬多年前,家貓脫離了野貓的野性,而今科學家終於能夠從比較基因體學研究,瞭解家貓如何從野外進入人類家中成爲寶貝。貓咪約9千5百年前在中東進入人類社會時,當地農耕文明方興未艾。農耕技術發展,讓人類能夠儲存起足夠的糧食,但也誘來成羣結黨鼠輩

最初貓咪很可能並非是人類故意馴養的,而是爲了肥美的鼠輩而自己上門的。牠們甚至可能是自我馴化的,因爲其中最溫馴的,纔不會讓人們給驅趕。和人類相處了三萬多年的狗相比,貓只能算是半馴化,牠們還帶有不少野性,而且性情總是讓人難以捉摸。

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Michael Montague等人,利用發表於2007年的家貓基因體序列加以補強,並且用以和牛、虎、犬和人的基因體進行比較分析,他們發現了其中有281個基因有顯著快速或大量變化,可能是選汰的結果

這些基因有一些和聽力視力有關,其他的可能參與脂肪代謝。這讓貓能強化牠們的視聽能力而成爲優異的獵手,也讓牠們能夠適應肉食生活;和狗比起來,貓的嗅覺受器基因較少,可能是因爲貓比較不依賴嗅覺來獵食,但是牠們的費洛蒙受器還是比狗多,這可能有助於比狗孤僻的貓能夠尋覓到伴侶

《完整內容請看此》

本文作者/黃貞祥(CASE 讀報,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分子細胞生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寫作。

※本文經 CASE 讀報 同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拷貝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