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是噱頭:人工智能參與電影和MV製作

近日,美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Runway舉辦了第二屆人工智能電影節,5月1日在洛杉磯舉行第一場放映,用作品告訴人們AI將介入未來的內容創作。

據彭博社報道,人工智能電影節共有10部獲獎短片在洛杉磯奧菲姆劇院放映,第二場放映定於5月9日在紐約舉行。之所以叫人工智能電影節,是因爲每部短片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人工智能。儘管大賽獲獎者也表示,人工智能工具集還不完善——“目前這一過程既繁瑣又不完美”,但比賽結果仍標誌着創意人員開始嘗試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進行復雜的創作。

“更逼真,更可控”

據Runway網站報道,本屆人工智能電影節參賽作品數量從去年的近300件增加到了近3000件,所有入圍電影節決賽的作品都在某種程度上使用了人工智能——設計和創建角色或環境、製作場景動畫或者在剪輯過程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還有一些參賽者在提交的作品中結合了所有這些技術。

在本屆電影節的參賽作品中,真人短片寥寥無幾,但其中一部作品《Get Me Out》獲得了大獎,該片由編劇、導演兼剪輯師丹尼爾·安特比(Daniel Antebi)執導,使用ARRI Alexa Mini專業攝影機進行拍攝,並與視覺特效相結合,是一部以預防自殺爲主題的短片/PSA。

在這部作品中,主人公與“第二個自己”跳舞和搏鬥,“第二個自己”由另一位演員表演,人工智能重新調整了他的皮膚,讓他看起來好像沒有皮膚,純粹由肌肉組成,以表現他與內心的自我搏鬥。安特比解釋說:“現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也能表達人物的感情色彩”。

針對AI道德問題,安特比認爲,“在使用工具時,必須做到徹底和透明。”他的短片使用 Luma AI 捕捉並重新創建3D環境,使用Runway的視頻轉視頻工具Gen-1和ComfyUI創建第二個自我。他們還在片尾給出了一份完整的清單,列出了其他視頻和藝術家給影片帶來的靈感。

電影節不僅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應用,還爲創作者們建立了一個興趣社區。全球洞察公司NRG的研究表明,約5000萬“創意類專業人士”至少嘗試過人工智能,其中大多數人認爲,節省時間和成本是使用人工智能的最大好處。

當談論到這個問題時,Runway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巴爾·巴倫蘇埃拉(Cristóbal Valenzuela)說:“在未來幾年裡,我們將看到工作任務的巨大變化,剪輯電影、製作視頻的方式都將變得更簡單、更快捷、更便宜。”

Runway是美國提供文本轉視頻軟件的幾家主要公司之一,對於AI技術的發展路線,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阿納斯塔西斯·傑曼尼蒂斯(Anastasis Germanidis)說,公司的目標是讓人工智能創建的圖像更加逼真,讓人工智能工具更加可控。隨着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他也暗示今年晚些時候可能會推出一些新功能。

節約時間和成本

人工智能在另一領域的應用也讓人驚喜。5月2日發佈的《The Hardest Part》,是獨立流行歌手Washed Out(真名Ernest Greene)首次在音樂視頻上與主要音樂藝術家和電影製作人合作,使用OpenAI的Sora文本轉視頻技術,標誌着在MV製作中使用人工智能的突破。

《The Hardest Part》是Washed Out自制新專輯《Notes From a Quiet Life》的主打單曲,定於6月28日發行。該MV由保羅·特里洛 (Paul Trillo) 執導,呈現了一對夫妻的生活場景。這是迄今爲止通過Sora技術製作的最長的音樂視頻,由文本提示創建而成。

特里洛是搶先體驗 Sora的創意人員之一,他表示,如果沒有預算和地域的限制,便能夠探索這對夫妻在多個地點生活的所有不同結果。利用這項技術,他在Sora生成的大約700個片段中保留了大約55個片段,用不到六週時間完成了該視頻。

“有了Sora,我真的能夠嘗試一些事情,並有機地創造出一種不同的故事。”特里洛表示。

爲了生成可用的片段,需要編寫包含足夠具體細節的提示,不僅涉及圖像本身,還涉及人物的拍攝角度和動作。“我們快速穿過它彈出的氣泡,我們快速穿過泡泡糖,進入一個開放的足球場,”特里洛在一段簡短的視頻片段提示中寫道。“場景在快速移動,呈現出正面視角,表現出學生們越來越大、越來越快。”

《The Hardest Part》的最終音樂錄影帶展示了幾個地點,包括一所高中、一家雜貨店、連綿起伏的山丘、一條鋪着牀單的走廊和穿過牆壁燃燒的火焰。

Washed Out和特里洛都表示,人工智能有可能爲人們提供更多機會,推動音樂視頻藝術形式的發展,而音樂視頻是使用人工智能的合理媒介,因爲它們通常很短,而且製作成本比故事片和電視劇要低得多。

“很多音樂視頻只是沒有足夠的預算來實現真正的遠大夢想,”特里洛說。“我認爲人工智能可以幫助音樂產業創造出夢想中的東西。”

OpenAI在今年二月推出了Sora,但它仍在試圖解決知識產權問題。人工智能的創新在許多方面都引起了巨大爭議,包括音樂行業,該行業一直受到“深度僞造”(即虛假使用藝術家圖像或聲音的視頻和音頻)的困擾。音樂家和其他人已經推動立法來打擊這種誤導性的創作,人才機構正在與科技初創公司合作,以打擊未經授權的數字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