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自主權力法上路倒數3個月 柯文哲:跨時代的改變!

病人自主權力上路倒數3月,柯文哲、丁守中同臺推簽署。(圖/記者嚴雲岑攝,下同)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病人自主權利法不是安樂死!」亞洲第一部全面保障病人自主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即將在2019年1月6日上路,由楊玉欣委員創立的「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在倒數3個月之際,邀請臺北市長柯文哲、立法委員邱泰源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及22位醫護社會心理學理事長到場支持,期望讓更多民衆知道這項保障,「別讓權益睡着了」。

楊玉欣在第八屆立委任內推動《病主法》完成立法,卸任後致力於子法研擬配套措施建置,保障病友權益。她今(9)日在記者會中表示,身爲罕見疾病患者,非常能夠體會病友對這項權利的渴望,想要在生病最後一哩路尊嚴的活着。

臺北市長柯文哲致詞時提到,他當過30年醫師,大部分在做移植重症,尤其在加護病房期間看着病人被擡進去、擡出來,更加體悟到醫師只是「生命花園園丁」,無法改變生老病死,「作爲病人,怎麼無法決定自己的治療方式?」他認爲病主法是一項跨時代的改變,透過預立醫囑,拒絕接受無效醫療,讓病人得到更好的保障。

▲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病人自主研究中心記者會。

國民黨立委、臺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則回憶岳父罹患巴金氏症時,爲了氣切與否讓與岳母妻子主張氣切大舅子爭執不下,雖然最後決定不氣切,但與大舅子一家冷戰很長一段時間,有了病主法保障,可以讓民衆儘早爲自己做決定,減少家人之間的矛盾。

病主法於2015年底於立院三讀通過,經過3年準備期,終將在明年正式上路。以往《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僅保障末期病患善終權益,《病人自主權利法》將疾病類別擴大到末期病患、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性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及經其他中央主管機關公告重症5類,只要成年、意識清楚且能夠明白表達意願,就可以事先簽署。

▲病人自主權利法SOP。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立法院給衛福部3年準備期,除了與全國醫師公會聯會合作,對於子法規做處理,也委託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從7個試辦醫院擴展到22縣市,無論都市偏鄉,都有病人自主照顧門診,爲明年上路「鋪路」,希望正式執行時,能夠在基礎架構上順利推動。

《病主法》是保障國人就醫時「知情、選擇、決定」的權利,使醫病關係更平衡,同時賦予人民「拒絕醫療」權利,衛福部10月3日更公佈施行細則,讓民衆有所依循。薛瑞元表示,明年上路後,只要是「具完全行爲能力」的民衆,就可以事先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HCA),並帶着二親等內家屬一起到諮商機構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在親友見證下落實自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