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隨沖水飛散 公廁疫成破口

臺北市環保局列管全市7000多座公廁,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即依指揮中心規範加強消毒。(陳怡誠攝)

如廁防疫須知

先前的研究已經證實,新冠肺炎患者糞便中能檢測病毒。最近一項研究更發現,如果衝馬桶不蓋上蓋子沖水過程產生水霧可使新冠病毒飛散並懸浮在空氣中,可能讓人吸入導致感染,由於美國的公廁多數沒有馬桶蓋,增加了病毒傳播風險,公廁恐成爲防疫的缺口

大陸揚州大學研究團隊日前發表一篇題爲《從流體力學的觀點剖析馬桶能否促進病毒傳播?》的論文。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揚州大學電氣能源動力工程學院王霽翔博士表示,新冠病毒透過咳嗽、打噴嚏散佈到空氣中的飛沫,或是接觸被新冠病毒污染物體傳染,不過尚不清楚病毒是否也能通過糞便傳播。

病毒飄空氣中 超過1分鐘

該研究團隊運用電腦模型,模擬馬桶蓋未蓋時的沖水湍流過程,結果發現衝馬桶產生的病毒傳播可到達距離地面3英尺(91公分)的高度,由於病毒粒徑非常小,一旦衝出馬桶通常會在空氣中懸浮超過1分鐘。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衝馬桶都沒有蓋上蓋子的習慣,這就讓懸浮在空氣中的病毒有了傳播的可能。

在《流體物理學期刊上發表的這篇研究指出,不只是公共廁所家中的廁所也有潛在感染風險,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羣(MERS)等疾病的病毒都可能經由這種方式傳播。研究人員認爲,最重要的習慣是衝馬桶前先把馬桶蓋放下來,並建議要加強廁所的清潔工作,並在如廁後確實洗手。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冠病毒到底會不會藉由糞便傳染,目前仍有待調查國際上也尚無定論,先前香港傳出大樓糞管傳播時,也有人認爲病毒是藉由住戶使用共用公共空間時,沾到病毒所致。

糞便傳染 指揮中心未定論

莊人祥指出,新冠肺炎主要的傳播方式是飛沫,咳嗽及打噴嚏等行爲。在公共廁所比較擔憂的是,染疫者的手有沒有清洗乾淨、是否透過碰觸把手而讓病毒停留在環境中,進而造成他人感染,因此勤洗手、消毒坐墊及把手等共用設施仍是關鍵。若民衆真的擔憂糞便傳播,可選擇附有馬桶蓋的坐式馬桶,避免使用蹲式馬桶,在沖水時蓋上馬桶蓋,將風險減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