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轟趕「一級瀕危」東方白鸛 天津人鳥衝突惹議

▲在天津落腳的東方白鸛。(圖/翻攝澎湃新聞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

生態保育和經濟發展如何取得平衡,是人類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近日大陸天津一起漁民鞭炮,轟趕一級瀕危物種東方白鸛的訊息引發熱議當地居民表示,由於目前正處於魚塘「出魚」期間,驅趕鳥類無可厚非,但保育人士也提到,官方應首先完善養殖戶「補償機制」,才能一勞永逸

東方白鸛是一種大型珍禽,屬於鸛科鸛屬,體長爲110到128公分,重3.9到4.5公斤,在中國大陸是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也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定爲瀕危種

臺灣愛鳥人士拍攝到的東方白鸛。(圖/吳素娥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據《澎湃新聞》報導,進入候鳥遷飛旺季,統計至11月3日6時許,今年遷徙途經天津的東方白鸛達1398只。「比往年任何時候都要多」,護鳥志願者表示,由於劃定保護區(七裡海)內的食物匱乏,東方白鸛沒有進入保護區停歇,飛到周邊魚塘覓食,導致養殖戶爲了減少損失,施放鞭炮驅趕東方白鸛,或敲捅、敲盆製造噪音驅逐。

漁民表示,候鳥遷徙時間正好是出魚季節,造成候鳥棲息地改變,一隻東方白鸛一天能吃兩到三斤的魚。護魚人士坦言,鞭炮驅趕是普遍做法,但巨大聲響會使鳥類受到驚嚇。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森林野保處指稱,官方已於4日召開會議部署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呼籲養殖戶不要做出傷害候鳥的事情,並指除了東方白鸛,也有其他鳥類在養殖戶魚塘覓食,稱候鳥對養殖戶造成的損失,將會積極研究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大陸養殖戶燃放鞭炮驅趕在魚塘的候鳥。(圖/翻攝澎湃新聞)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張正旺提到,按照大陸《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他建議,當地應儘速完善辦法,對候鳥不傷害、不捕抓、不打擾。

對於近日天津的人鳥衝突,也引發陸網討論,有人坦言,「保護動物和自家的糧,是一個難題」、「進退兩難」、「養殖物也有難處」,或諷刺「志願者沒損失撐得荒」,但大多也呼籲政府能儘快完善辦法,或獻策養殖戶轉換思路,改開直播網友參與餵食打賞、劃地向遊客收費觀看保護鳥類等。

►時間對我們來說完全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