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也有分種類!醫舉「擠牙膏」神比喻…別再傻吃瀉藥

▲「便秘」問題一直困擾着部分民衆,而便秘其實分成很多類型,只有找到真正的問題,纔能有效解決。(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簡仲豪綜合報導

排便是正常行爲,且在一般情況下,人每天會排便1-2次,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排便。「便秘」問題一直困擾着部分的民衆,而便秘其實分成很多類型,只有找到真正的問題,纔能有效解決。醫師許淳彰將便秘比喻成擠牙膏時會遇到的問題,並教大家如何改善其問題。

▲剛買的牙膏隨便輕輕一擠,就能擠出許多牙膏;用到後面只剩一點牙膏的時候,拼命擠老半天才只能擠出一點點牙膏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許淳彰解釋,剛買的牙膏隨便輕輕一擠,就能擠出許多牙膏;用到後面只剩一點牙膏的時候,拼命擠老半天才只能擠出一點點牙膏量。而牙膏不好擠出來(便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情況:

1.牙膏量太少型:補充牙膏量。牙膏量一多,手輕輕一擠就擠出來

這時你要做的是增加攝取的纖維質,而非一昧地透過吃排便藥。蔬果吃太少、爲了減肥而吃太少的人,都是這類型的高危險羣。

2.手無力型:強化手的力道。手一有力,就比較容易把牙膏擠出來

主要可透過中藥食材調補脾胃腸道一有力,就能輕易排便。另外,主動及被動運動對這型的便秘是有幫助的。纖瘦女孩、長時間久坐久站、愛喝冰冷、老人家都是高危險羣。

3.牙膏乾硬型:滋潤牙膏或軟化牙膏,並定期擠出牙膏,避免放置時間太久而乾硬。

增加喝水量潤腸滋陰藥或瀉藥都有幫助。熬夜、愛吃高熱量、水喝很少、爲了減重而不攝取油質、沒定時排便習慣的人都是高危險羣。

4.牙膏液化型:讓牙膏成形,畢竟固態的牙膏是比較好擠出去的,而液體牙膏很容易留一堆在裡面擠不乾淨。

健脾暖腸利溼的中藥或食材是不錯的選擇,可以讓腸黏膜恢復正常的滲透狀況。長期吃瀉藥、愛吃冰冷的人是高危險。

▲每日喝至少2000c.c.的水(飲水量建議體重*30~40)是順利排便必須有的好習慣。(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許淳彰表示,看玩了「便秘牙膏論」應該可以瞭解,便秘的時候不是隻有吃瀉藥這個解方。且千萬記住「瀉藥只是一時爽,對症下藥才能一直爽」,無論哪種類型的便秘,每日喝至少2000c.c.的水(飲水量建議體重*30~40)和吃大量纖維質、維持適當運動量,都是順利排便必須有的好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

►好重口糖尿病率多40%!出現「3症狀」快就診…醫:隱藏鹽份難察覺►筷子用久恐致癌!譚敦慈曝「清潔小撇步」…出現1情況快丟掉►減肥晚餐也能吃到飽!醫曝超狂「瘦身法」…隔天一早就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