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一場大火燒出 長照機構質量問題

不久前,北市長照中心發生大火基隆家長照中心遭廢照,再度令人憂心臺灣長照機構管理品質。臺灣已步入高齡社會,更將在五年後步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的長者將佔全臺人口比重20%以上,全臺的長照機構數量及品質,是否足以因應快速老化的社會需求,是規劃高齡社會安全政策重點

當前臺灣長照機構所面臨最大的問題,主要在於「兩極化」的發展:一是風評極佳的長照機構,一位難求,例如位於淡水三芝的雙連安養中心,等上好幾年還不見得排得到;二是收費貴族、一般人消費不起;第三種就是設立在坊間大樓公寓,依靠地方政府補助的一般型長照機構,其照護及管理品質不佳,甚至還被周遭鄰居認爲是「嫌惡設施。這種「兩極化」發展的現況,能否能有效改善,纔是政府在增設長照機構時,真正應該關注的焦點

長照安養的議題,蔡英文總統也高度重視,例如在10月下旬出席「2020臺灣全球健康論壇」時,她就表示,爲因應人口老化,政府從2017年起,就着手實施「長期照顧十年計劃2.0」,其中,社區長照系統以及其他如居家住宿式照顧等多元長照服務加總起來,整體長照服務涵蓋率已經超過51%。

然而,除了「量」的普及化,政府更應該重視「質」是否隨着「量」而提升,否則讓需要長照照護的老人,入住品質不佳的長照機構,反而更加危險,對高齡社會安全網,更是一大疏失。

有關長照機構「質」的管理,目前衛福部已訂出諸多的評比指標,希望能借此爲長照機構的軟、硬體設施來作把關,而在衆多的指標中,尤以長照服務是否能在需求者請求提供的七天之內,儘速完成服務提供,以及長照服務的提供與支付價格之間是否對稱,可說是新北市、北市等多個地方政府現階段最爲重視的兩大評量指標,也是最基本的。

未來在多樣化的指標之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應可再訂定評比的優先順序,來提高評比的執行效率及切合消費者最急迫的需求。

此外,推動長照產業發展時,務求擴大跨業結盟借力使力,其中,金融業信託業務,就是很好的金融工具,在長照產業的發展能發揮畫龍點睛效果

目前衛福部已迴應信託公會,未來在培訓長照人員時,有關各類型教育訓練課程中,也會加入信託專業的訓練課程,讓長照人員在接觸高齡長者時,除了體能上的照護管理外,也能在個人財產管理的觀念上,作正確的傳遞,讓長者透過對信託的瞭解,更瞭解如何讓信託來幫助自己,作出更安全的財產管理;讓自己醫療、照護各方面的開銷,都能透過交付信託而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