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可以避戰?和平才能避戰!

(圖/本報系資料照)

蔡英文在記者會上宣示兵役延長,背景因素之一是俄烏戰爭的啓示,作法不是強化「主戰部隊」的募兵,而是增加「後備部隊」徵兵的年限。這表示在美國的要求與壓力下,她決定順從美國,以烏克蘭爲師,用本土作戰思維來因應兩岸可能的衝突。

兵役延長一旦落實,只是個起步,臺灣未來還要付出更多代價繼續增購武器,也讓臺灣成爲美國的軍火庫。美國與澤倫斯基聯手決定了烏克蘭的命運,美國與蔡英文也正在聯手譜寫未來的臺海戰爭序曲。烏克蘭的命運極有可能在臺灣上演。

「備戰才能避戰」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思維,並不適用於每個國家。要備多少軍備,徵募多少兵力,才能達到「避戰」效果?國際關係上「安全困境」的論述就在提醒世人,一方增加軍力以確保安全,但會激發對手也提升軍力,結果是互不信任增高,變得更不安全。

備戰比的是國防預算、GDP、可動員的兵力、戰爭意志。兩岸目前國防預算差了近17倍,大陸精神戰力應不輸臺灣。如果臺灣確定要用備戰思維,那麼未來國防預算必須大幅提升,延長兵役爲1年絕對不夠。學習以色列,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5.2%,且全民男女皆兵,才能勉強算是「以備戰來避戰」。

還有人天真地呼應美國提出的「刺蝟」或「豪豬」戰略,依託城市防禦形態就可遏制對手的攻擊。烏克蘭在北約國家協助下練兵備戰,讓自己成爲「刺蝟/豪豬」,但一場俄烏戰爭下來,烏克蘭軍人與平民的死亡分別超過10萬人,喪失全國20%精華領土,流向外國的難民超過千萬人。

美國不允許烏克蘭對俄羅斯本土攻擊,也不爲烏克蘭出兵,這兩點註定了「刺蝟/豪豬」的悲慘命運。兩岸牽涉到主權領土問題,一旦發生戰爭,美國也同樣不會允許臺灣對大陸攻擊,也不會出兵,美國爲臺灣設計的「刺蝟/豪豬」戰術只會造成兩個結果,一是如同烏克蘭以災難進行,一是北京的速戰速決奏效。

臺灣人民很不幸,有一個以美國馬首是瞻,不在乎臺灣命運的總統;有個唯唯諾諾,看到美國就只會點頭遵命的政黨。兩岸關係是臺灣的生死大事,但面對這種大事,卻沒完整的戰略、解決難題的思維,只會用「延長兵役、增加軍備、依靠美國」等陳舊方法來因應,拱手將臺灣的未來交給美國來操盤。

兩岸關係有內戰的特殊性,兩岸軍事實力差距也是事實,美國不會爲臺灣出兵也可預期。放下戰爭的思維吧!用創造兩岸和平來確保臺灣安全才是唯一的思路。臺灣方面主動提出和平方案,尋求與北京政治對話,以解決兩岸政治難題,纔是對臺灣最有利的和平方程式。(作者爲孫文學校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