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速度!全市18歲及以上人羣新冠疫苗第一針接種率突破80%

截至5月18日9時,北京市18歲及以上人羣“第1劑”新冠疫苗接種率突破80%。大興區順義區東城區、石景山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1個區接種率超過80%,其中大興區、順義區、通州區接種率超過90%。全市醫療衛生、住建、城市管理、郵政快遞、旅遊景點星級酒店、商業服務等系統(行業)接種率超過90%。

全市累計接種新冠疫苗人數達到1557.8萬人,其中朝陽區海淀區累計接種超過200萬人。全市累計接種新冠疫苗2832.8萬劑,其中1276.8萬人已完成全程接種。已爲26204名外籍人士和6322名港澳臺同胞接種了新冠疫苗。全市60歲及以上人羣接種200萬人,其中90歲及以上3115人,接種者最大年齡超過100歲。目前順義區、密雲區、平谷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接種率超過80%。

80%是如何做到的?

“五化”“五加”,隨到隨打

在堅持“應接盡接”和“自願原則”相結合的基礎上,北京市按照“發動引領組織化統籌安排精準化、接種操作規範化、技術支撐智能化、跟進服務便捷化”的“五化”原則,針對行業、單位、區域、個人接種需求和特點,提出“臨時接種點+常規接種門診、團隊預約+個人預約、集中接種+上門接種、日場接種+夜場接種、固定接種+流動接種”的“五加”服務模式,提升疫苗接種工作的可及性,力爭實現羣衆“想打能打,隨到隨打”。

科學規範,精準配置

科學設置接種點位,以街(鎮)爲基礎,以大型體育館會展場館等大型接種點爲支撐,設置了390餘個場所作爲臨時接種點,按照一天中每天接種200人設置一張接種臺,每張接種臺匹配一定量醫務人員,形成精準化、單元化配置。做到種前有計劃、種中有標準、種後有監測,全面提升接種的科學化和規範化水平。全市建立了以大中型臨時接種點爲主,固定接種點和上門服務爲補充的接種服務模式。科學配備醫護人員及設施設備,堅持以各區醫務人員爲主力軍市級醫務人員爲突擊隊,配備接種人員16308人、醫療救治人員3076人、急救車228輛、接種臺2200餘個,實現資源科學精準配置,保障接種高效運行,全市日接種能力達40萬劑以上。

暖心服務,創新接種

除建立大中型臨時接種點和設置固定接種點外,東城、西城豐臺等11個區先後投入使用新冠疫苗“移動接種車”60餘輛,爲羣衆提供便捷的接種服務;大興、昌平懷柔等區開設“夜場”,爲“上班族”提供接種便利;海淀、石景山等區開通了免費愛心巴士”接送措施,解決羣衆“最後一公里”的需求。加強人文關懷,在養老機構設立臨時接種點,走進老年人房間,在牀位旁爲老年人提供登記、檢查、接種、留觀等系列貼身貼心服務,進一步拓展服務內涵

作爲全國第一梯次新冠疫苗接種重點城市,北京18歲及以上人羣“第1劑”新冠疫苗接種率超過80%,是全市各區、各行業、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共同取得的階段性成效,但與構建人羣免疫屏障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當前全球疫情仍呈擴散蔓延態勢,近日安徽、遼寧再現本土確診病例,通過流調發現在京密切接觸者中部分符合接種條件的人員沒有接種疫苗,增加了感染和傳播的風險。

疫苗接種是戰勝疫情的利器,北京人口密度大、人員流動性強,就防控效果角度而言,疫苗接種率越高越有效,希望還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積極接種,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已完成第1劑滅活疫苗接種的請及時接種第2劑,未完成全程接種,難以獲得最佳的免疫應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北京市將繼續堅持“標準不降、節奏不變、力度不減”的原則,鞏固和擴大接種成果,構築首都免疫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