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內推進2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地產調控強化“一區一策”

本報記者 吳靜 盧志坤 北京報道

3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順利召開。

在“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 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發佈會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夏林茂表示,北京市今年計劃推進20個城中村實施改造,籌集建設7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完工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8萬套;在房地產政策方面,將繼續強化“因區施策”、“一區一策”。

更好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

“北京市正在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要求,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快構建房地產新模式。”夏林茂在上述發佈會上表示。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北京市以綠化隔離地區爲主體的城鄉結合部還有一定數量的村莊亟待改善提升。這些“城中村”普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大、房屋消防安全隱患多、配套設施落後、環境髒亂、社會治理難等突出問題,羣衆迫切期盼進行改造。

據夏林茂介紹,接下來,北京將結合區域功能定位和區域發展實際,採取三種模式,一種是拆除新建;一種是整治提升;還有一種是拆建結合,聚焦中心城重點地區和生態關鍵節點,集中打一次攻堅戰。

按照計劃,北京今年將推進20個城中村實施改造,消除安全隱患,改善生活品質和生活環境,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同時會在這20個項目裡打造出一批示範項目。

在保障性住房供給方面,據他介紹,今年北京將籌集建設7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完工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8萬套,特別是要加大對“一張牀”“一間房”產品的供給力度,着重解決好新市民、年輕人和一線務工人員的住房問題。

據瞭解,近期,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公佈的2024年度擬供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項目清單顯示,擬供用地的選址佈局優先向現狀和近期建設的軌道站點及重點功能區、產業園區周邊的生活空間區域集中。

其中,海淀區的芳恰園項目、朝陽區的崔各莊集租房項目和豐臺區郭公莊車輛段的兩個項目,區位條件優越,周邊產業園區密集,生活條件便利,後續入市後將極大地提升租戶工作生活的舒適度和幸福感,推進“住有所居”向“住更宜居”轉變。

強化“因區施策”

近兩年,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深化。今年春節前,上海接連優化了金山區、臨港新片區等的人才購房政策,今年年初放鬆了外環外非滬籍單身限購政策;深圳、廣州、蘇州也相繼優化限購;近期,杭州全面取消二手房限購,各地需求端政策在持續加力。

短期來看,北京需求端政策繼續優化調整的預期也在增強。在上述發佈會上,夏林茂表示,北京將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北京總體規劃,強化“因區施策”、“一區一策”、精準施策,以租購併舉、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宜居宜業的原則,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更多更好地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住房需求,促進北京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據瞭解,從“一區一策”方面來看,2023年4月,北京住建委就提到“多子女家庭和職住平衡家庭購房支持政策按照‘一區一策’的方式由房山區試點”。

今年春節前,北京放鬆了執行8年多的通州區購房“雙限”政策,促進潛在合理購房需求釋放,特別是疏解單位的從業人員的置業需求,從而帶動通州區市場活躍度提升。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指出,預計2024年北京將充分發揮調控自主權,結合市場實際情況,優化限制性政策,新房庫存壓力較大的郊區有望率先優化限購等政策,促進市場情緒恢復。

具體來看,除了保障性住房的供給外,多樣化的住房需求也包括多樣的改善性住房需求,陳文靜認爲,北京相關政策支持力度有望繼續加大。

從供給端來看,未來郊區住宅項目容積率1.0限制或迎來調整,低容積率更宜打造高品質產品,同時對項目價格端的限制亦有望優化,以滿足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從需求端來看,大面積段限制性政策存在優化預期,如優化120平方米或144平方米以上限購政策,通過降低多孩家庭和老年家庭購房門檻、提升公積金貸款額度和增加公積金貸款次數等方式支持改善需求。

(編輯:王金龍 校對:翟軍)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