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房記

(圖/作者提供)

在北京多年,身邊大陸同事或路人甲總有兩個愛好:第一個是,看見個快樂蹦噠的單身人士,總得湊過去嘴碎個兩句:「啥時結婚啊/快嫁了吧/早點把終身大事辦了吧」。

還有一個愛好,就是買房。網路小說和影視劇裡都很愛強調「男女主角三十歲了還住出租房」,這到底有啥啊!臺灣四十歲男女租房住的太正常了!

研究生畢業那會兒就有不少同學磨刀霍霍預備買房,步入職場這些年就更多了。有好多年,類似以下這樣的對話,總會在我待的職場中重複發生。

對話一。同事:還是你們臺灣人好,活得很輕鬆。你看臺灣同事都看起來好年輕!我:你如果不買房,也會很輕鬆,臉上皺褶少一半。同事:不買房小孩不能上學啊!我:喔,那些看着年輕的臺灣人都不生小孩。

對話二。同事:臺灣沒有戶口問題,所以不懂爲什麼大陸人都要在北京買房。北京各區差異又有,很多人都是爲了小孩學區才這麼辛苦。我:臺灣也有學區概念,但大家對學區房怨念也沒那麼重。你看臺灣同事那個誰誰誰、還有誰誰誰,都結婚了,不也是隨便租房住嗎?同事:所以臺灣人輕鬆啊!在北京的外地人爲了小孩上學問題很辛苦。我:臺灣同事那個誰誰誰、還有誰誰誰,都結婚了,他們也沒生小孩。

對話三。我:我不想買房欸,反正付二十年房租,退休回臺灣老家躺着。同事:臺灣人真好,有退路。我:你沒退路,你沒老家?同事:我小孩在這裡上學啊!我:(大炸毛)你不是沒退路,你是想要小孩,還想要小孩在北京上學,在好學區!不是臺灣人好,是我們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照顧好自己、不拖累父母就好!沒想要其他這麼多!

這套對話老是反覆出現,每次有大陸同事開始哀嘆「還是臺灣人好」都氣死我了。你們以爲臺灣每年蟬聯世界前三低的生育率怎麼來的!跟我這一代吃喝玩樂的臺灣人不同,跟我同年齡的大陸人,許多難擺脫結婚生子和爲子買房這兩大執念。

也會有深諳經濟的小夥伴勸我,郭同學你現在都中年了,別裝年輕人啦,幫房東還房貸,不如跟家裡借首付買一套,這些小夥伴中包含我媽。我家太后前幾年瘋狂地跟我灌輸買房才保值的概念,但我認爲成年的孩子跟家裡拿一大筆錢總是不好。

很有意思的是,我身邊臺灣朋友多數支持我的決定,認爲跟家裡拿這麼一大筆錢買房不必要,那是父母的積蓄。而身邊大陸朋友大多看我一眼,眼神裡有「家裡能買就買啊,你這孩子就是不懂事,老了你就後悔」的嘆息。

不論如何,在鋪墊了這一千字之後,某一天,不知道是不是疫情影響下房價確實「划算」了、還是我真的長大了,我跟太后鄭重宣佈:我在看房子。請家裡準備好首付!我能出裝修錢喔!(《臺灣青年北京看房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