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消費者拒絕裝潢糾紛 匠人部落祭出「住保履約」

房屋裝修糾紛屢見不鮮,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住保履約是有效解方。匠人部落提供

根據「臺灣住宅品質消費者保證協會(簡稱住保會)」統計,去年接獲調停申請案件中,有關於裝修糾紛的佔比仍高達68%,可見如何保障房屋的裝修品質,對消費者來說,一直是很大困擾。

有鑑於此,向來以改革爲職志的「匠人部落」率先其他工班,主動對上門委託的屋主提出「住保履約」,不僅保障消費者,也保護工班,獲得不少信賴及好評。

「匠人部落」社長王均守表示,消費者最怕遇到裝潢蟑螂,拿了頭期款跟貨款之後就人間蒸發,或是施工時間一拖再拖。

另有一些小工班則是爲了便宜行事,或想早點拿到工程款等,往往不願意主動提出「住保履約」,反而在驗收時被不理性的消費者刁難而拿不到尾款。

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王均守表示,以住保會所提供的一件裝潢糾紛調解案件來說:一位屋主隨意找了街邊一間工程行進行整修,估價後給出87萬元,後因增加改建套房等施工項目,陸續追加工程款,屋主也一一匯款。

最後卻因陽臺裝修造成鄰損漏水,加上對工程項目認知有落差等,屋主不願意給付剩餘尾款7萬元,並申請調處。屋主認爲,自己從事貨運生意幾十年,從不曾簽約,沒想到裝潢細節多,以口頭約定加上估價單,竟仍出現烏龍施工。

住保會理事長吳翃毅表示,「住保履約」不僅保障施工及付款,合約中更會載明估價單(單位、數量、品牌型號)、材料品質,每個階段的驗收內容及日期等等,不再只是含糊地「一式」等用語。

做法是將消費者的裝修款,交付銀行信託專戶(第三方支付),按施工階段,每階段完成驗收後,才撥款給承做單位。過程中,只要交付裝修款的1%給銀行即可,以裝修款100萬來說,就是交付1萬元,對很多花了上百萬裝潢房子的民衆來說,繳付少少的履約金,就可以保證裝潢品質,十分划算。

至於由誰「驗收」?住保會表示,他們有配合的第三方、公正的驗屋公司,當施工單位或消費者其中一方有疑慮時,就會請驗屋公司進行驗收,以釐清責任歸屬。

吳翃毅進一步表示,已陸續針對工班、驗屋公司、裝修平臺、建設公司等舉行座談會、進行推廣。一般小工班比較沒有「住保履約」的觀念,匠人部落是一個集合木工、水電、泥作等各種工班的公司,率先全面要求上門委託的消費者接受「履約保證」的作法,應可帶起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