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案累計22人皆驗出米酵菌酸 專家會議明討論唐菖蒲伯克氏菌

臺北遠東百貨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累計22人已檢驗完畢,全部皆有驗出米酵菌酸。本報資料照片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衛生福利部統計今天新增1例通報,並有2人病況好轉。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說,明天將再次召開專家會議,瞭解產毒細菌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是否在臺分佈。

衛福部傍晚公佈,統計至下午5時30分,臺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案累計通報共30例,其中2人死亡、4人住加護病房、2人住一般病房、22人返家休養。與昨天傍晚通報情況相較,新增1例13歲女性,3月23日食用粿條後出現腹痛症狀,到醫院就醫後返家休養。

此外,案14自加護病房轉一般病房、案30自一般病房改爲返家休養。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明,按照醫療常規,2人都是病況有所好轉,纔會轉爲一般病房或返家休息。

至於患者採檢狀況,王必勝接受媒體電訪表示,在信義店用餐並接受採檢的患者,再增5人檢驗結果出爐,累計已檢驗完畢22人,全部皆有驗出米酵菌酸。

王必勝說,明天將再次召開專家會議,針對會產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是否存在於臺灣自然界、生活中、分佈情況如何,及是否要進行研究計劃調查。

王必勝說明,因國內吃相關食物機會很高,民衆會不安心,「我們身邊有沒有這個東西,或者是偶發帶進來的,要調查過證據才知道」,因此將邀集食品、毒理、微生物、臨牀醫療、食品檢驗等專家,及衛福部食藥署、疾管署、農業部農糧署、農試所、環境部化學署、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等機關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