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冷! 臺北豪宅價年跌8.9% 全球「吊車尾」

豪宅示意圖。(圖/記者季相儒攝)記者葉佳華臺北報導臺北豪宅市場價量表現呈現「極凍」現象根據地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最新發表的第3季「全球豪宅指數」顯示,因受到豪宅稅、囤房稅、新屋房屋稅加稅效應,以及未來中古豪宅回溯造價等陰霾,臺北豪宅價格年跌達8.9%,居全球倒數第一。

根據調查,截至今(2016)年9月,全球37個主要城市的豪宅價格平均年增率爲3.8%,其中有25個城市價漲、11個城市呈現價跌。而溫哥華上海、首爾「打房」不怕,分別搶下前3名,至於臺北、德里巴黎依序爲倒數前三名。

根據實價資料顯示,截至今(2016)年11月底,臺北市總價超過1億元新臺幣的豪宅(包括中古屋預售過戶),成交件數僅有78件,整整比去(2015)年全年的251件腰斬,顯示豪宅市場價、量皆冷,而主要原因,受到今年全臺地價稅有感上升,尤其精華區漲幅更大,以致豪宅市場雪上加霜。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以往豪宅買方購買豪宅的動機有幾種,除了自住、收藏名宅的自用目的之外,利用市價、公告現值的落差,進行投資、贈與的節稅需求也很強,但目前自用需求「已經夠住」,黃舒衛說,除非產品力夠強、產品珍稀,否則要買方再買,恐怕興趣缺缺。

另外,黃舒衛說,自實價登錄後,豪宅率先改爲用房地比拆算交易所得,並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的「覈實課稅」,後來又有贈與轉賣課重稅及房地合一上路衝擊,再加上貸款難度、持有稅大增,投資不但無利可圖,往往最後是「有行無市」,使豪宅幾乎熄火。▼2016年第三季「全球豪宅指數」排名。(圖/瑞普萊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