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裡添加違禁藥品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被判10倍懲罰性賠償金

“保健品裡被非法添加了西地那非成分,吃了非但不能起到保健作用,還會對你們的身體造成損害。所以購買保健類產品一定要擦亮眼睛,通過正規途徑購買……”近日,河北省寬城滿族自治縣檢察院檢察官結合近期辦理的李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深入鄉村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李某是該院辦理的裴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的上家。裴某開了一家保健品店,於2021年、2023年從身份不詳的上家處購進保健品對外銷售。後經專業機構檢測,這些保健品內均非法添加了西地那非藥物成分。身份不詳的上家究竟是誰?

“當時聽說能掙錢,就購買了兩次保健食品。對方通過電話聯繫我,我再通過銀行轉賬匯款的方式付錢,對方再用快遞將保健食品郵寄給我。”根據裴某的供述,辦案檢察官注意到“銀行匯款”,隨後引導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取證,最終確認上線身份爲李某。截至案發,李某對外非法銷售保健品金額總計2萬餘元。

近日,經寬城滿族自治縣檢察院提起公訴並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並處罰金4.2萬元;同時判處李某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銷售價款10倍的懲罰性賠償金20餘萬元。此前,裴某因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已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0.6萬元。

針對個別保健品店銷售的保健品購進渠道不正規等情況,該院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簽署了工作辦法,進一步健全市場監管領域執法司法銜接機制,完善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共享機制,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各項權益。隨後,該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全縣保健品經營商戶開展了爲期一個月的監督檢查。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