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弱勢臺灣」角色定位

首先,「愛臺灣」敘事無法在統獨意識形態之間達成一致。深綠的「愛臺灣」敘事必然指向「臺灣獨立」,致力於兩岸統一的共產黨因此根本不具備「愛臺灣」的資格。大陸的「惠臺」政策被污名化爲對臺「統戰」的工具,再多的「善意」也不被認可。

其次,「愛臺灣」容易被簡化爲對臺「經貿讓利」。政治學者吳乃德的研究發現,在臺灣民衆的民族認同方面,「感情性認同的吸力大於物質利益的拉力。」不少臺灣人可能並不反對大陸對臺讓利,但也毫無與大陸進行政治統合的意願。最近大陸出手施救,採購臺灣水果,島內PTT論壇深綠網民叫囂「只有臺獨執政,大陸才能繼續對臺讓利。」在深綠看來,推動臺獨是迫使大陸對臺持續讓利的籌碼。

再次,「愛臺灣」建構了一種「弱勢臺灣」的敘事。這種敘事流露出的潛臺詞似乎是,臺灣是一個需要補償的受害者。這種敘事深度契合臺灣作爲「亞細亞孤兒」的歷史悲情,容易激發臺灣人的情感共鳴,但卻不利於建構一個面向未來的正常的兩岸關係。「乙未割臺」讓不少臺灣人因此怨恨大陸,併產生濃厚的「棄子」心結。事實上,近代中國積貧積弱,大陸與臺灣一樣也是列強侵犯和欺侮的受害者。兩岸分離是中華民族的悲劇,大陸與臺灣都有彌合兩岸分歧、促進兩岸融合統一的歷史義務。

「愛臺灣」只強調「弱勢臺灣」的權利,而忽略了臺灣在推進兩岸關係方面的歷史責任。在「愛臺灣」的敘事框架中,臺灣是一個被動的、索取的客體,習慣於對大陸待價而沽、予取予求,在推進兩岸融合統一上缺乏動力。

世易時移,大陸與臺灣的經濟實力已經翻轉,大陸「愛臺灣」的能力不斷增強。中國的國運關乎臺灣的前途。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大陸與臺灣共同的歷史使命。兩岸人民可以在此過程中形塑共同的集體記憶,促進心靈契合。

大陸沒有不愛臺灣的理由,臺灣執政者應當看清歷史大勢,肩負起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歷史使命。擺脫「弱勢臺灣」的角色定位,臺灣才能夠在兩岸關係發展中成爲一個奮發有爲的主體。這纔是真正的「愛臺灣」。

(作者爲閩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