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胰島素與四十餘載GLP-1RA,糖尿病治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引言
糖尿病,作爲一種古老的疾病,困擾着人類數千年。百年來,胰島素從無到有,從動物胰島素到人胰島素,再到如今的超長效、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每一次變革都承載着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也都爲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而GLP-1RA的出現,更是如同在控糖領域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它的40餘年發展歷程,見證着人類對糖尿病治療更精準、更全面的追求。如今,新型藥物不斷涌現,它們將如何助力糖尿病患者走向更光明的未來?讓我們一同探尋。
胰島素的百年輝煌征程
1921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外科醫生班廷和貝斯特在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從狗的胰腺中提取出了胰島素,並在次年成功應用於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開啓了糖尿病治療的新紀元。1923年,胰島素實現大規模商業生產,使得更多患者能夠受益於這一救命藥物。當時使用的主要是動物胰島素,雖然能有效降低血糖,但畢竟是異種蛋白,部分患者會出現過敏等不良反應。
20世紀50年代,口服降糖藥開始嶄露頭角,如磺酰脲類藥物,它能夠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島素,爲患者提供了除注射胰島素外的另一種選擇。然而,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部分病情嚴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島素依舊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手段。
到了80年代,重組DNA技術的誕生推動了人胰島素的問世,它與人自身產生的胰島素結構完全相同,極大地降低了過敏等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90年代以後,胰島素研發迎來新突破,長效和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相繼問世。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如門冬胰島素、賴脯胰島素等,能在短時間內起效,維持大約3個小時,很好地模擬了生理胰島素的餐時分泌模式;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的出現,則爲患者提供了更平穩的基礎胰島素補充,減少了血糖波動和夜間低血糖風險。
近年來,二代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如德谷胰島素更是將基礎胰島素的作用曲線進一步延長和平穩。2024年,全球首個胰島素周製劑依柯胰島素注射液在中國獲批上市,一週僅需注射一次,極大地改善了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這一百年來,胰島素不斷更新迭代,每一步都向着更精準、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向邁進,始終在糖尿病治療領域扮演着基石般的角色。
GLP-1RA的40餘年崛起之路
1985年,天然GLP-1首次被發現,它由腸道L細胞分泌,以葡萄糖依賴性方式增加胰島素分泌,且對胰高血糖素分泌有抑制作用,爲糖尿病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然而,天然GLP-1半衰期極短,僅2分鐘左右,這讓其臨牀應用受到極大限制。
1990年,Exendin-4被發現,它是一種在希拉毒蜥唾液中發現的激素,具有促胰島素分泌和抗高血糖活性,且半衰期比天然GLP-1長得多。2005年,Exendin-4人工合成品艾塞那肽作爲首款GLP-1RA藥物獲批上市,開啓了GLP-1RA賽道的競爭。
2009-2010年,諾和諾德的利拉魯肽在歐美獲批治療2型糖尿病,成爲首個一天一次給藥的GLP-1RA注射液。此後,禮來基於融合蛋白技術開發出首個一週一次給藥的GLP-1RA藥物度拉糖肽,並於2014年獲FDA批准上市。2017年,諾和諾德推出的司美格魯肽成爲迄今最成功的長效GLP-1RA產品之一,它不僅能強效降糖和減重,還兼具心血管獲益。
除了單靶點的GLP-1RA藥物不斷髮展,雙靶點激動劑也逐漸嶄露頭角。這些GLP-1RA藥物的出現,不僅爲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還憑藉其葡萄糖濃度依賴性降糖機制,降低了低血糖風險,同時兼具減重、心血管保護等多方面優勢,成爲了糖尿病治療領域的一顆耀眼明星。
新型藥物涌現,共築光明未來
除了胰島素和GLP-1RA的不斷升級迭代,近年來糖尿病治療領域更是迎來了衆多新型藥物,它們從不同機制出發,爲患者帶來了更全面、更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通過抑制DPP-4酶的活性,延長體內GLP-1等腸促胰素的作用時間,從而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這類藥物口服方便,低血糖風險較低,不良反應相對較少,成爲了許多患者聯合治療的優選。
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則另闢蹊徑,通過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來降低血糖。它不僅能有效降糖,還具有心血管和腎臟保護作用,對合並心血管疾病、心衰或慢性腎病的患者尤爲適用。
還有葡萄糖激酶激活劑,多格列艾汀片通過激活葡萄糖激酶,調節血糖穩態,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且低血糖風險較低,爲患者提供了全新且有效的治療選擇。
此外,一些多靶點作用的抗糖藥物也在研發中,它們旨在綜合調節血糖代謝的多個環節,從多個角度對抗高血糖,爲患者帶來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
小結
回首過去,胰島素的百年發展歷程和GLP-1RA的40餘年奮進之路,都是人類對抗糖尿病的偉大史詩。它們見證了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也拯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展望未來,隨着新型藥物的不斷涌現和研發的深入,糖尿病治療將更加精準、多元和個性化。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全體科研人員、醫務人員以及患者的共同努力下,糖尿病患者將擁有一個更加光明、健康、充滿希望的未來,能夠更好地融入生活,享受生命的每一刻美好。
參考文獻:
[1]THE NEW TREATMENT OF DIABETES BY INSULIN: A STATEMENT FROM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J]. The Lancet,1922,200(5177).[2]Sims, Emily K et al. “100 years of insulin: celebrating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diabetes therapy.” Nature medicine vol. 27,7 (2021): 1154-1164.[3]Hegele RA, Maltman GM. Insulin's centenary: the birth of an idea.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0 Dec;8(12):971-977.[4]李乃適, “北京協和醫院 1923 年第 1 例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病歷”.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12 年 1 月第 4 卷第 1 期.[5]潘琦 郭立新.中華糖尿病雜誌, 2022,14(12) : 1355-1363.
“此文僅用於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平臺立場”
醫學界內分泌領域交流羣正式開放!
加入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