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公尺內連遇9個人孔蓋…臺南馬路不平 民怨:騎車害傷口振動裂開

臺南市議員蔡筱薇表示全市下水道孔蓋7成未達防滑係數,造成道路陷阱不斷。圖/市議員蔡筱薇提供

臺南市雨水、污水下水道孔蓋合計有2萬5695個,其中有3551個坐落在8米以上的都市計劃道路路口,且多集中於舊市區、永康及新營等人口密度較高的區域,議員指孔蓋未達防滑係數害機車騎士摔車的案件時有所聞,但下水道孔蓋更新進度跟不到法規設定標準,截至今年8月底僅有25%的孔蓋改善完成,市府應該加速辦理孔蓋防滑塗布調整及汰換作業,確保用路人的安全。

蔡筱薇當場播放騎機車直擊影片指出,東門路、生產路坑坑洞,也因人孔蓋因素導致路面高低不平,東區裕忠路有短短不到100公尺就出現9個人孔蓋情況,有市民陳情剛開完刀,騎機車行經這些路段因路面凹凸不平,因一直振動造成手術傷口更加不舒服。

工務局表示,全面檢視平人孔蓋平整度夠不夠,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目前除了積極推動人孔蓋下地與防滑係數的提升外,也強化人孔蓋周圍回填的平整,均已要求回填控制性低強度混凝土,希望透過各種方式的改善提升,加強人孔蓋與路面的密合,提升道路的品質與舒適度;另外對於管線單位使用率低的人孔蓋,會設法要求下地,以避免影響用路人。

蔡筱薇指出,市府於2020年開始進行人孔蓋防滑係數調整政策,並於去年修正「臺南市道路挖掘施工維護管理辦法」規定管線機構應於一年內提出抗滑能力改善計劃,但目前人孔蓋更新進度跟不到法規設定標準,更新過慢,道路陷阱不斷,市府應該加速辦理孔蓋調整及汰換作業,確保用路人的安全。

水利局長邱忠川表示,雨水下水道人孔蓋已改達1千多個,達到50%,每年編1千萬元會持續改善。

臺南市議員蔡筱薇質詢下水道孔蓋7成未達防滑係數,造成道路陷阱不斷。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市議員蔡筱薇質詢下水道孔蓋7成未達防滑係數,造成道路陷阱不斷。圖/市議員蔡筱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