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一顆萵苣240元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澳州通膨壓力正衝擊每一個人,從餐廳老闆到食客都無法倖免。
精句選粹■Australia is hurting everyone from restaurant owners to diners.
澳洲東岸3月到7月間水災而增加供應鏈的壓力,因爲水災破壞農作物而進一步推升澳洲食物價格。一顆萵苣零售價就飆升至近12澳元(約新臺幣240元),水災前一顆才約2.9澳元(約新臺幣59元)。
位於雪梨唐人街老字號的「朱媽媽臺灣小吃店」自疫情爆發以來,餐點價格已上漲20%到30%之間。
店東亞倫朱(Alan Chu)指包括萵苣等蔬菜到其他澳洲食材價格上漲,他店內的餐點售價也要跟着漲,讓一頓飯消費約30澳元(約新臺幣610元),或每碟菜約20澳元(約新臺幣407元)。朱先生抱怨蔬菜價格漲太兇,像一顆小小的高麗菜或萵苣價格高達10澳元到12澳元之間,這是前所未聞。他表示對許多店家來說,經營最艱難的是同時面對通膨、食材和薪資上漲壓力,讓店家很難撐下去。
食物價格上漲最快
食物價格是澳洲消費品裡上漲速度最快的項目之一,據澳洲統計局資料,8月蔬果價格年增18.6%。澳洲跟許多國家一樣正對抗創新高的通膨率。其8月通膨年增率達6.8%,但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準不到2%。
儘管主要超市的食物價格已回到正常水準,但萵苣價格自疫情以來就一直波動。據農業部資料,萵苣售價飆漲350%,拉回後又反覆走高。
官方資料顯示,除了蔬菜價格大漲外,其他食物與非酒精飲料在8月份也年增9.3%,其他大部份食物價格都普遍走高。
雪梨以餃子和其他上海菜聞名的「上海天同小廚」,今年來的餐點已漲價6%到8%。店主珍妮佛杜(Jennifer Du)說,她必須在追上通膨壓力同時,又不能漲價速度太快而惹顧客不滿上取得平衡。
她強調自己不想減少食材份量,但又必須漲價來因應物價高漲,就只能慢慢調漲餐點價格。對她來說,蔬菜與食材的價格都在漲,尤其那些進口貨的價格今年漲得特別高。她指出在結束封城和發生水災時的食物價格就上漲,像蔬菜和新鮮食材等價格變得非常貴。
在唐人街經營雜貨店的克里斯林(Chris Lam)認同今年食物價格飆漲速度特別快,尤其在復活節後就開始迅速上漲。
他說物價自疫情爆發後就持續飆漲,因供應鏈中斷壓力和運費不斷攀升,俄烏戰爭令能源與燃料價格高漲的情況大幅惡化,導致食物運費大漲,尤其要進口的米和煮食用油等漲幅最大。他強調許多民衆減少購物,消費習慣也已改變。他們在購物上愈來愈採取遲疑的態度,大家都勒緊褲帶並要精打細算。
專門追蹤消費者物價的澳洲個人理財比較平臺Finder指出,疫情爆發以來,物價上漲的速度就超過民衆的薪資增幅。除了蔬菜之外,期間牛肉等價格大漲33%,牛奶、起司和雞蛋上漲近12%,汽油價上漲逾30%。
民衆有財務焦慮感
Finder理財專家梅金森(Sarah Megginson)說,各種數據都證實,民衆的整體生活費用已大幅增加。因此已有56%民衆對自己目前財務狀況「有些焦慮」,約20%表示「極度焦慮」,但有約25%表示沒感到壓力。
政府7月警告通膨率將繼續攀升,直到年底達至7.75%頂峰爲止。澳洲經濟學會(ESA)調查顯示,民衆能克服不斷攀升的物價,可承受通膨率達至8%。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Accentor Associates)會計師傑克張(Jack Zhang)說,許多餐廳無法把新增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導致利潤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