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ta的靠爸紀事錄IX/爸爸無人可靠

Anita's Angle

「爸,你們公司勞動節爲什麼不放假?」我連續問了兩年。「辦公室員工不是工人啊!」爸爸想了想回說。「我在金融業也不是,但是我們都有放。」

第二年再問的時候,爸爸嘆了口氣說:「唉,我也很想放假!」

父親創業一路走下來,尚未被騙或遭遇賠一屁股債的窘境,但難處理的狀況也從沒少過,而最爲煩心的當然是員工管理當中又以中高階主管最難「處理」。高階主管資歷較長,卻不一定願意爲公司着想,但若品行端正出發點良好,也還可以理解。

各國管理有各國的門道,我父親到海外工廠出差時,會入住員工宿舍,跟工人一起吃飯,瞭解當地民生物價,確定薪資合乎水平。有次派了一位資歷表現頗爲優異的人事主管去越南整理當地的人事架構,唯一的條件是不可以成立工會,這位主管一口答應,但到了當地卻率先提議組織公會;回臺灣後沒多久,他便自行辭職了,我父親既是不解又是惋惜。

勞資對立,自古如是。但有時老闆看的點並不一樣,歐洲環境不佳業績也差,但中東獲利不錯,爲了降低整個公司的匯兌損失,爸爸提議將中東與歐洲的業績加總,但分紅仍以各區團隊計算,卻屢遭中東團隊反對。

較令人不齒的是,有些主管自視甚高、結黨自肥,以配車津貼等拉攏員工外也中飽私囊,但對公司的整體營運獲利卻不在乎,偏偏這種主管總有一羣馬屁精黏着、捧着。我父親曾經看過主管報計程車費,寫的是從宿舍到工廠,但金額足以繞蘇州市好幾圈。這位主管後來終於離開,去另外一家知名公司繼續報他的帳,但是承傳下來的「文化」卻難以完全清除。

我曾經與一位知名外商業務主管面試,他很直接的表示他是個「連病死豬都可以賣」的人;因爲薪資是當時其他間公司的2、3倍、發展學習機會不錯、又離家近,我掙扎了許久,後來母親說:「我們家一路走來,你爸跟我總記着還有子女,不做虧心事、以仁爲先。」

雖然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但上下其手畢竟是上跟下要一起來。見到爸爸爲公司勞心勞力,我皺眉說「這麼累,別做了,你跟媽媽錢夠花,我跟弟弟能力也不怕沒飯吃。」

「那公司怎麼辦?」爸爸平靜地問我。「關掉或賣給別人啊!」「那有多少人要失業啊。」【下集待續(十)讓靠爸ing變成靠爸ed】

作者Anita,碩士,金融業。本文言論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