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最終會在智力上超過人類 人才培養應體現個性化

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洪。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創新人才。”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一次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如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被擺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這也是今年兩會期間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呈現“年輕化”態勢,其中研究生是前沿科研的一大主力軍,如何提高研究生的整體素質和學術水平,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洪接受南都專訪時建議,優化研究生招生機制,大幅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待遇。

中國不缺人才,缺的是發揮人才創造力的生態平臺

今年總理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新質生產力寫入其中。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是核心要素,背後離不開拔尖科技人才的支撐。作爲國家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力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向來備受關注。

丁洪是一名凝聚態物理學家,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長、講席教授。身爲一名教師,丁洪曾說過自己的責任是爲學生提供好的平臺、開放的研究環境,以及更多和大師交流的機會。

丁洪告訴南都記者,中國不缺人才,更缺的是一個怎麼發揮這些人才創造力的生態平臺。這個生態平臺,一方面不受所謂年齡的界限,允許真正有創造力的年輕人挑大樑,不按資排輩而論創造力;另一方面不設地域或單位界限,允許人才之間更好地流動,發揮合作協同精神。

在他看來,如果過分強調單位作用,經常就會出現一些機構爲了爭單位利益而設置“籬笆”、排除外來單位的情況,這就容易造成人才流動難的問題。

爲鼓勵更多人投身科研 建議大幅提升博士研究生待遇

南都記者關注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就如何給青年科技人員成長營造良好環境,積極建言。他們有的提出要減少“帽子”工程,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傾向;也有的呼籲提高廣大青年科技人員的待遇,使之不必通過“帽子”來提高收入;還有的建議基礎科研經費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傾斜,讓他們更自如地開展科研工作。

“科研經費更應該向創新能力而不是頭銜傾斜。”在3月5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分組討論中,丁洪也分享了自己對科創人才培養的看法。今年兩會,他帶來的一份提案正是聚焦研究生培養問題,呼籲優化研究生招生機制和提高研究生待遇。

當前以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爲代表的前沿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發展,骨幹科技人員也快速年輕化,其中研究生已儼然成爲一支前沿科研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關鍵推動者。

但丁洪注意到,當前高校研究生招生名額基本上是由教育部統一分配。在現行分配製度下,一些新成立的高校與科研機構的名額難以得到充分保障,建議教育部以一些高水平的高校作爲試點,下放研究生招生名額。

同時他發現,博士研究生的待遇與畢業生薪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他說以C9高校爲例,目前博士研究生每年收入在4-5萬元左右,而2022屆的就業人員平均年薪已超過12萬元。“博士生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都低,這顯然不合理。學業水平和收入的倒掛,也不利於學生的職業選擇。”丁洪說。

爲了鼓勵更多人投身科研,丁洪建議大幅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待遇,額度可根據同機構博士後待遇進行一定比例的折算。同時他認爲,給予研究生充足的待遇,還可以讓導師更重視研究生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成材率。

談創新人才培養

教學生怎麼去獲取知識的能力比起上課更重要

南都:從ChatGPT到最新推出的文生視頻模型Sora,過去一年來,生成式AI的大爆持續引發科技圈討論。你怎麼看待這波AI熱潮?

丁洪:我本人喜歡跨界,特別是跨界到人工智能。從ChatGPT到Sora,這波人工智能所帶來的衝擊力是非常大的。

很早以前,我就認爲人工智能最終會在智力上超過人類。因爲人腦進化的速度非常慢,但人工智能的進化飛速。就像下圍棋,人工智能可以在短短几年甚至幾小時內,迅速成爲一個圍棋大師。

更值得關注的是,當前依託於高速發展的算法和算力,人工智能開始真正學人了。大模型學習的過程就像小孩認識貓,最開始也許會認錯,但隨着所瞭解的貓的圖像越多,大模型就能認出這是一隻貓,並且能做預測和推理貓是怎麼來的。這樣經過不斷的學習後,人工智能的認知能力就越強大。

人腦是個複雜體系,它的容量有限,而人工智能的成長邊界則是無限的。當擁有更爲龐大的參數通道後,人工智能就可能在意識、思維方面超過人類,可以學習數學或物理等知識,並解決相關問題。

因此,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來幫助人類積累知識,發揮更大創造力,這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飛躍,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南都:面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我們在創新人才培養上,應該如何去適應這樣的變化?

丁洪:以前我們讀書時,上課、教科書非常重要,現在則沒這麼重要,或者說不是最重要的。因爲我們擁有很多獲取知識的渠道,所以我認爲比起上課,教學生怎麼去獲取知識的能力更重要。同時每個人記憶力、理解力各異,人才培養應該體現個性化。對家長也應該灌輸這樣的理念,從一些著名科學家的培養上可以看到,家庭影響對個人成長非常大。

談高校創新

暢通高校成果轉化機制 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爲

南都:高校“青椒”(青年教師)面臨的“非升即走”壓力,一直備受關注。你怎麼看待這類現象?回顧早期作爲年輕教師的經歷,你有過類似壓力嗎?

丁洪:在美國做青年教師的時候,我也覺得壓力很大。從預聘到長聘,需要經歷一個非常嚴格的考覈過程。當時在美國好一點的高校,青年教師留下來的成功率大概只有10%-20%,現在情況好一些,成功率可以達到50%,但最後還是有一半人被解聘,需要重新找工作。

相比國外,國內的成功率要高一些,但爲什麼有這麼大的壓力?我認爲,個人心態的問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跟考覈機制有關。在KPI(績效考覈)具體而且短期的情況下,青年教師們忙於填空式地完成指標,所以整個人就比較焦慮。

而在國外,對一個科研人員的考評不純粹看論文指標,還看研究人員的實力,包括選題立意的重要性、研究問題的前瞻性和應用前景等。所以我認爲國內對科研人員的評價體系和晉升體系,可能需要做一些改進;比如在考覈指標上還可以引入國際同行的評價,或者看是否受邀參加國際頂級會議等多元因素。

特別是像這種頂尖的國際會議,它基本不會看參會者的“帽子”,而更關注近期研究成果。如果一個年輕人在任教職之前,能受邀在行業內的頂尖國際會議作報告,它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只是現在國內高校對此還沒有很重視。

南都:在談到科技創新時,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怎麼避免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閣”,你有何建議?

丁洪:我認爲當前成果轉化渠道仍不暢通。高校擅長做基礎原創研究,但只有做出產品、做出商品後,其價值纔會被市場認可,這也導致國內很多人不願意在底層技術上做突破。

好不容易一個科研成果做出來後,就算申報了專利保護,仍有可能面臨成果被偷竊的問題。所以很多高校教授選擇帶着科研成果,下場創業,可他們一方面要做科研,另一方面還要管理企業,通常也忙得筋疲力盡、焦頭爛額。

所以我認爲,目前科研成果轉化的路徑還沒完全理順,有必要進一步暢通高校成果轉化機制,培養一批懂技術也懂市場的專業技術經理人,同時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爲的打擊力度。

採寫:南都記者李玲 宋承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