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母」李飛飛傳打造新創公司 要讓AI具空間推理能力

路透報導,被譽爲「AI教母」的李飛飛正在建立一家新創公司,推動AI技術升級。本報系資料照片。

路透引述六位消息人士的說法報導,知名電腦科學家、被譽爲「AI教母」的李飛飛正在建立一家新創公司,利用類似人類的視覺資料處理技術,使人工智慧(AI)具備高級推理能力,這可能會是AI技術的一次大躍進。

路透報導指出,李飛飛在最近的種子輪融資中爲這家新創公司籌措到資金。消息人士說,投資方包括矽谷創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和加拿大企業Radical Ventures。

Andreessen Horowitz和Radical Ventures的發言人拒絕發表評論。李飛飛沒有迴應置評請求。

李飛飛被視爲AI領域先驅,她曾在Google擔任首席科學家,目前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史丹福大學AI研究所共同所長,至於「AI教母」的封號是對照「AI教父」而來,後者通常是指因爲在AI技術上有重大突破、在2018年共同獲得圖靈獎的三位得主辛頓、班吉歐與楊立昆。

在描述這家新創公司時,一位消息人士提到了李飛飛上個月在溫哥華TED大會上發表的演講。她在演講中說,最先進的研究涉及一種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可以合理地推斷出圖像和一段文字在3D環境中的樣子,並根據這些推測,使用名爲「空間智慧」的概念採取行動。

爲了解釋這一概念,李飛飛展示一張圖片,內容是貓伸出爪子把杯子推向桌子邊緣。她說,人腦可以在在一瞬間就能評估「這個玻璃杯的幾何形狀、它在3D空間中的位置、它與桌子、貓和其他一切的關係」,然後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並採取行動加以阻止。

李飛飛當時說:「在空間智慧的驅動下,大自然創造了這種看眼見和手動的的良性循環。」

她說,她自己在史丹福大學的實驗室正試圖教電腦「如何在3D世界中運作」,例如使用大型語言模型讓機械手臂執行任務,像是根據口頭指令開門和製作三明治。

李飛飛目前的史丹福檔案顯示,她從2024年初至2025年底進入休假期;LinkedIn則顯示她目前的工作爲「新手」,「某種創新」,是從2024年開始。

李飛飛進入新創界,代表加入最熱門AI公司競相教導演算法普通常識,以便克服當前大型語言模型技術侷限的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