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盈利恢復一波三折,高層會議釋放積極政策信號

“五一”假期期間境外中國資產表現不俗,港股連續上漲的同時,美股中概股也漲勢強勁。

從A股市場來看,節前上市公司完成2023年年報和2024年一季報的披露,市場期待已久的業績拐點仍待確認,一季度整體歸母淨利同比迴歸負增長,經濟修復動能有待進一步鞏固。

不過,伴隨節前政治局會議的召開,以及資本市場新“國九條”之後“N+1”制度規則超預期快速到位,資本市場也將面臨新的政策環境和規則體系。業內預計,後續政策加力下二季度生產節奏將提升,全年市場低點有望在上半年出現。“我們預計未來積極的宏觀政策環境仍會延續。”中泰證券最新研報認爲,在政治局會議至三中全會期間,市場在政策預期的加持下或復現一季度的情緒修復行情。

一季度盈利再回落

隨着年報和一季報披露的落幕,A股上市公司最新業績表現揭開面紗。總體而言,2023全年主板營收實現增長、淨利潤基本持平2022年,同比增速明顯優於科創板和創業板;2024年一季度,受低基數影響,“雙創”營收和淨利潤增速明顯改善。

上交所數據顯示,2023年滬市主板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0.45萬億元,同比增長0.7%,實現淨利潤4.22萬億元,同比微降1.2%,實現扣非後淨利潤4.03萬億元,同比增長0.8%,經營業績較上一年度基本持平。科創板571家公司全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4萬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超六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正增長,47家公司營業收入增幅超過50%;全年實現淨利潤759.6億元。

不過,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幅度超過4%,盈利增速再度轉負。

據中信建投統計,一季度全A、全A(非金融三桶油)歸母淨利潤同比迴歸負增,分別爲-4.7%、-7.3%。行業業績表現上,週期板塊業績增速分化,高端製造盈利有所走弱,傳統制造利潤同比低位震盪,消費依舊呈現K形復甦,科技結構性景氣行情亮眼。

有分析人士認爲,一季度淨利下滑主要有至少四方面原因,包括:需求恢復有限、價格低位導致收入恢復不及預期;儘管費用增速有限,但佔收入的比重仍然較高;銀行地產等權重板塊業績拖累較大;以及新能源、地產鏈施工相關週期股拖累較大等。其中主板受金融地產行業拖累明顯,而科創板和創業板增速優於主板。

興業證券研究團隊認爲,一季度全A非金融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速均較2023年出現一定回落,但對業績的短期波動不必過度悲觀。理由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全A非金融扣非淨利潤累計同比增速持續改善,淨利潤TTM同比增速大體上也維持2023年三季度以來的回暖趨勢;二是今年一季度單季淨利潤環比實現大幅增長,營收環比增速也處於2008年以來一季度環比增速的中等偏高水平。

“盈利恢復一波三折,但全年低點有望在上半年出現。”中信建投分析師陳果在研報中表示,展望後期,4月政治局會議定調積極,後續政策加力下二季度生產節奏有望加快,此外出口仍有望作爲結構性亮點。預計全年全A(非金融三桶油)淨利有望持平上年。

釋放積極信號

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了兩大備受市場關注的積極信號。一是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強調乘勢而上,避免前緊後鬆,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二是明確宣佈,決定今年7月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

“每年的4、7、12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都會涉及經濟相關議題,是資本市場重點關注的會議之一。”國投證券林榮雄觀點稱,今年4月政治局會議對於財政和貨幣政策、新質生產力、擴大內需、對外開放、防範化解風險等領域有更爲細緻的表述和政策導向,尤其是釋放了要支持民企出海、壯大耐心資本、優化房地產增量等重要政策信號。

他表示,會議傳遞的信號是積極的,對於當前經濟回升形勢予以肯定,同時指出各項政策需要持續發力,國內經濟在二季度以及今年的後續時間進一步企穩回升是可以期待的。

“此次會議通稿開門見山第一句,‘決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明確了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會議時間,本身就傳遞出積極的信號。”中信建投研報則稱,三中全會將討論改革相關內容,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會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望成爲今年下半年的最重要投資主線,值得投資者高度重視。

中泰證券研報認爲,本次政治局會議指出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在今年7月,這增加了市場對下半年改革的預期。他預計,面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內外壓力與調整,國內改革政策的發力或以“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增強國內產業安全、加大科技創新”爲主要方向。

資本市場規則重塑

二級市場受業績窗口期擾動的同時,上市、分紅、減持、退市等規則的重塑,也對A股市場帶來深遠影響。而伴隨新“國九條”之後一系列配套規則公開徵求意見,資本市場的“N+1”也將在“五一”假期之後火速到位實施。

4月30日晚,證監會發布實施了修改後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分別發佈了上市規則、上市審覈規則、重組規則等系列配套文件,強化板塊定位,提升上市門檻,加大對減持、分紅、退市的“硬約束”。這距離4月12日規則公開徵求意見僅過去兩週多的時間。在IPO暫停審覈約3個月之後,A股市場迎來全新上市門檻。

主板突出大盤藍籌定位,大幅提高淨利潤、現金流、累計營收以及預計市值等指標。

其中,將第一套上市標準中的最近3年累計淨利潤指標從1.5億元提升至2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指標從6000萬元提升至1億元,現金流量指標從1億元提升至2億元,營業收入指標從10億元提升至15億元;將第二套中的現金流指標從1.5億元提升至2.5億元;將第三套預計市值指標從80億元提升至100億元,營業收入指標從8億元提升至10億元。

科創板財務指標不變,但提高科創屬性評價標準。將研發投入指標由“6000萬元以上”調整爲8000萬元以上;將發明專利指標從“5項以上”調整爲7項以上;將“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由20%調整爲25%。

創業板既提高評價標準,也提高財務指標。不僅將營收復合增長率指標由20%提高至25%,還將第一套標準最近兩年累計淨利潤由“5000萬元”提高至“1億元”,並新增“最近一年淨利潤不低於6000萬元”的要求,將第二套標準的預計市值由“10億元”提高至“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由“1億元”提高至“4億元”。

有股權投資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政治局會議要求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並強調“多措並舉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預計資本市場在各項規則就位之後,IPO等市場基礎功能將很快恢復,而在減持、分紅、退市等新規“升級”之後,A股市場估值邏輯也將隨之發生改變。

“產業政策的聚焦點是新質生產力,‘壯大耐心資本’是資本市場新‘國九條’題中之義。”華泰證券則建議,後續關注包括私募股權市場及二級市場中長線資金入市等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