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高分神作翻車?豆瓣集體一星舉報,還是冷靜一下吧…
你可能聽說過一個罵人的詞叫“老登”,最近,它延伸出一個罵電影的詞:老登電影。
“老登電影”打擊面之廣,豆瓣電影TOP250紛紛中槍…
《教父》《大話西遊》《美國往事》《肖申克的救贖》《泰坦尼克號》《霸王別姬》《楚門的世界》《美麗心靈》《這個殺手不太冷》被打一星。
昆汀、諾蘭、庫布裡克、黑澤明、斯皮爾伯格、呂克·貝鬆、馬丁·斯科塞斯、姜文、張藝謀、馮小剛、王家衛等導演,則被稱爲:老登導演。
甚至還冒出一堆派生詞:老登藝術、老登文學、老登綜藝…
此外還有,中登電影、小登電影…
事情的起因大概是這樣的…
電影《好東西》收穫了很高的口碑,豆瓣評分9.1。
但部分男性觀衆把它歸類爲“小妞電影”,認爲不值得那麼高的評價。
這激起了更多的反對,部分女觀衆感覺“小妞電影”的定義很冒犯,相對地,發明了“老登電影”。
於是,一衆經典電影紛紛“登”化…
老實說,剛看到這個信息的時候,烏鴉是懵的。
就字面意思,《好東西》怎麼能叫“小妞電影”呢?怎麼也得是“大姐電影”好不好?
然後我才意識到,我對“小妞電影”到底是什麼,並不清晰。
事實上,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說的也不一樣。
百度說:小妞電影又叫女性電影,是指那些劇情比較輕鬆浪漫,多半以女性角色爲核心,男性退居配角的愛情電影。
似乎不帶什麼貶義。
在烏鴉過往的認知裡,大概就是《非常完美》《失戀33天》《瘦身男女》《新紮師妹》之類的影片。
而維基說:“小妞電影”(英語:Chick Flick)是一種俚語,指的是專門迎合女性興趣、針對女性羣體行銷的電影類型,主要圍繞愛情和浪漫展開情節。
女性主義者認爲,首先“chick(小雞)”一詞就有對女性的侮辱和輕視。
其次,在這類電影裡,女性通常被描繪成笨拙、活潑、頭腦簡單等,需要男性保護。
當一部電影被冠以“chick flick”的頭銜時,這意味着電影是俗氣、可預見且情節不佳…
無論是類型的劃分命名、創作者的意圖,還是電影的內容上,都沒什麼好詞,女性歧視意味相當明顯…
如果按這個定義,現在說一部電影是“小妞電影”,基本是在罵人。
但過往很多經典,也被影評人稱爲“小妞電影”:《蒂凡尼的早餐》《公主日記》《人鬼情未了》《西雅圖不眠夜》《慾望都市》…
《蒂凡尼的早餐》
《公主日記》
《人鬼情未了》
《西雅圖不眠夜》
《慾望都市》
與之相對的,“老登電影”又是什麼呢?
烏鴉翻了翻網友們的表述,大概歸納出幾個特點:
全男陣容,從導演到演員,含男量90%,關注宏大敘事、家國情懷,因此歷史、戰爭類影片是“老登電影”重災區。
男性敘事,透着男性的油膩和自戀、“男人至死是少年”,爹味重,喜歡說教,喜歡追憶過往。
女性則淪爲配角,塑造刻板,工具化、臉譜化,充滿男性凝視,包含大量男性意淫,甚至販賣色情…
《華爾街之狼》
《美國往事》
《教父》
我懂了,這其實就是在評價電影的維度上,加入了女性視角。
一旦多了一個視角,過去男權社會單一話語權下的好電影,就要重新被審視。
烏鴉從來都覺得,電影的評價和接受,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個時代的思潮必然會影響我們對電影的評價。
而女性主義,是絕對不能被忽略的,任何電影都不應該躲避女性主義的審視。
“老登電影”正是新時代的女性,在被灌輸多年的男性審美之後的一次反叛,是被壓抑太久之後的一次情緒釋放。
彷彿在說:你們“爹爹不休”教育我,這些纔是好電影,但今天我偏要說,去你爹的吧!
烏鴉理解這種情緒,畢竟,天下女性苦“老登”久矣。
生活中的“老登”已經夠煩的了,看個電影,還總要被“老登”咯噔一下,畢竟女性友好的電影還是太少了…
只不過,既然是情緒表達,難免用力過猛,難免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按照網友的定義,烏鴉今年也罵過不少“老登電影”,比如《三叉戟》《傳說》《出入平安》《朝雲暮雨》,最近剛罵了正在上映的印度電影《因果報應》。
烏鴉批判這些電影,會提到其中令人反感的爹味敘事,但我不會去給這些電影貼上“老登電影”的標籤,因爲它太像扣帽子…
事實上,“小妞電影”就是對以女性爲主角的電影的一種粗暴地貼標籤行爲。
這麼多女性爲主角的電影,可以這樣單一歸類嗎?
同樣是渴望愛情的女主,有的一味迎合男性,有的有獨立意識,這能一樣嗎?
女性觀衆多,就是創作者在刻意討好女性嗎?訴諸動機來評價電影,合理嗎?
如果你對此有同樣的疑問,那麼也會更加謹慎地看待“老登電影”…
發明“老登電影”,不過是以“登”之道,還施“登”身。爽,但粗暴。
《隱藏人物》
細想一下,到底哪些電影應該歸爲“老登電影”?我很容易感到困惑。
首先,長久以來我們就是一個男權社會,電影真實反映社會關係和重大事件,就會以男性爲主角,這樣就算“老登電影”嗎?
代表作品如《教父》《敦刻爾克》《西線無戰事》《大明王朝1566》…
還是說,大家只是反感,有人總拿“沒看過《教父》不足以聊電影”來教育別人?
《芭比》調侃男人喜歡吹噓《教父》
讓我最不理解的是,竟然《活着》也在“老登電影”之列。
《活着》真正的核心矛盾,在於權力對個體的壓制、剝削和摧毀,身處其中的每個個體,無論男女都是受害者。
把它簡單歸爲“老登電影”,是一種狡猾的轉移、甚至稀釋、輕視其中更爲強大的不可抗力,擺出以弱者對抗弱者姿態,讓更大的問題無法被正視。
其次,一部老電影(十年前的就算老),往往就是男性敘事,女性是配角,這算不算?
現在正在國內公映的,我的偶像是枝裕和的作品《如父如子》,就是個怎麼當爹的故事。
但一個家庭如何養孩子,難道不是無論男女都可以關心的話題嗎?
還有,周星馳的很多電影都有男凝,醜化女性,窮小子總有美女垂青,金庸很多作品也都是傑克蘇,韋小寶還有七個老婆…
但我相信每一個被小人物的心酸,被俠義精神感動過的人,都無法給他們扣上“老登”之名。
再次,一部新電影有男凝的成分,但其他方面很優秀,算不算呢?
比如,印度電影《因果報應》,儘管是男性敘事,但在懸疑鋪墊上,有很值得我們國產片參考學習的地方…
我相信在一部分網友眼中,以上這些都算是“老登電影”。
但我也相信對另一部分網友來說,這些都不算。
因爲我們知道,評價一部作品,要理解作者的歷史侷限性,也知道評價一部電影,還有很多別的維度。
《因果報應》
現在網上形成了一個鑑“登”狂歡…
似乎很輕盈,只是一種調侃,沒有惡意,有人還特意打補丁:討論不等於抵制,“老登電影”也有好電影…
言下之意,你們男的別玩不起。
這多少有點耍賴,就跟說“有些傻X也是好人”一樣…
但這其中,也真的有人旗幟鮮明地和“老登藝術”做切割:“老登電影”我就是不看了,男作家寫的小說,我就是不讀了。
可是,不喜歡一部作品,就全盤否定一類作品,這種判斷本身,不也是一種“老登”行爲嗎?
我們反感“老登”,並不是在反對一個性別,而是在反對一種霸權。
我們反的是宏大敘事,不關心個體,反對的是強者敘事,不在乎弱者,反對的是粗暴地扣帽子、自以爲是、黨同伐異…
我們看到有些男的瘋狂給女性電影刷一星,所以我們就也要給所謂的“老登電影”刷一星?
那我們和我們反對的,有什麼區別呢?
貼標籤當然不會毀掉一部電影。
但表達的極端化,並不利於性別間的對話,更不利於女性主義的發展。
這些年,互聯網飛速發展,人們在網上熱議着各種話題,而性別議題是這其中最重要的話題之一。
只是,討論沒有帶來男女雙方更多的理解,相反,性別對立愈演愈烈。男性與女性在政治、文化和社會方面的鴻溝越來越大。
因爲在網上,越是極端的言論,越是被容易看見,被討論。
就比如說,烏鴉寫一部電影“雖然在技巧方面很純熟,但還是過時的男性敘事”,這個表述很客觀,但根本不會出圈。
但“老登電影”會…
一個熱詞的出現,確實迴應了大衆的情緒,但更重要的是,它夠簡單粗暴極端。
我們經歷過的熱詞還是少嗎?
戀愛腦、性緣腦、舔狗、綠茶婊、愛男、服美役、知三當三…
複雜的事件、情感,被高度概括,被標籤化、情緒化,甚至一定程度的暴力化…
《十二怒漢》
多少人曾在網上聲討“戀愛腦”,審判着“知三當三”,叫囂着“別太愛男”…
這其中,多半是女性在審判、詆譭女性,女性之間在較勁:我這樣做更女權,你那樣做不夠女權。
而現在,也已經有人開始討伐喜歡“老登電影”的女性…
去年,楊笠就因爲公開表達對電影《滿江紅》的喜愛而遭到網暴。
因爲電影有一些在女性看來的“三俗梗”,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老登電影”,而楊笠明明是女性主義代言人,她怎麼能喜歡“老登電影”呢?
審判她的,很多也是女性。
我相信,“老登電影”這個詞熱了之後,因電影喜好而引發的性別罵戰,還會發生…
誇“老登電影”的女性,指出女性電影缺點的女性,可能都會遭到攻擊。
扣帽子,是一個巨型迴旋鏢。
你審判別人,也會審視自己,這何嘗不是作繭自縛?
最終,還是女性羣體對自己人的不寬容,導致女性無法做出最真實的表達和選擇。
在這個男權社會,男人從來可以自信地表達自己,“登”之所以爲“登”,就是因爲他們無所畏懼。
烏鴉當然知道,在觀念大迭代的轉型期社會裡,對某種類型的推崇,或者對以往類型的顛覆、審視,都是不可避免的必要過程…
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先讓她們上桌”…
但女性主義從來不是男權的鏡像。
我們反對父權制,不是要重新建立一個“母權制”。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看似主動,實則被動,我們被我們反對的東西定義了…
而我們想建立的,是一個新秩序。
在那個秩序裡,彼此尊重包容,我們不慕強,不傲慢,弱者有好好活着的自由,大家都有選擇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