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讀中專的人受限於“三高”用人理念,很吃虧!

70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是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的骨幹人才。

但是,70後卻是承受任務最多但受到不公平待遇最多的一個羣體。

衆所周知,在70後讀高中的階段,有一部分特別優秀的70後人才選擇選擇讀中專,包括師範、醫藥等相關的中專院校。

因爲當時的社會的風潮就是讀中專比讀高中更有前途,而且讀中專可以早一點出來參加工作,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不少的70後就讀了中專,而且是學習成績最好最優秀的這批人才就讀了中專。

在當時看來,他們的選擇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就相當於現在讀211、985、雙一流建設高校一樣,當時的中專就相當於現在的雙一流高校。

當時讀普通高中則相當於現在讀專科。

因此,從當時的角度來看的話,讀中專是最具有前途、最有影響力的選擇。

但是,時過境遷,時隔20多年後,經濟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們對學歷的要求逐漸的提升,而當時的中專畢業生,他們的第一學歷只是中專,既不是全日制本科,也不是大學學歷,更不是研究生學歷。

用目前的這種評價指標來看的話,這一批70後選擇讀中專的優秀人才,他們是特別吃虧的。

比如說,在幹部選任的環節當中,第一學歷如果不是全日制大學本科的話,很可能就不能被提拔。

如果想要提拔爲廳級幹部的話,那就屬於學歷破格,還要走相應的程序,而這種程序很多地方都不想走,所以這就相當於斷了70後這批中專畢業生的升官之路。

在我看來,這事實上是對這一批70後幹部非常不公平的。

平心而論,當時的中專水平其實不亞於現在的碩士研究生的水平。

只是他們在當時的環境下做出了當時正確的選擇而已。

我認爲沒有必要按現在的眼光來看待當時的事情。

對於這一批本身特別優秀,而只有第一學歷是中專的人,應該要高看一眼、厚愛三分,而不是在提拔幹部時把他們列爲另外一個類別。

我覺得如果是把他們列爲另外一個類別的話,確實是不太好。

畢竟這種選人用人的工作並不那麼科學,會讓選人用人的範圍變得更狹窄了。

但是現實的情況是,不少地方現在都推行“三高”人才,即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

高學歷和高職稱很好理解,如果你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那就是高學歷。

如果擁有教授職稱、主任醫師、正高級工程師、正高級經濟師等正高系列職稱的話,那種屬於高職稱。

高水平的話,往往就是在本領域本行業所具有的人才帽子以及國家科技三大獎等等,這些屬於高水平的行列。

如果選人用人都按照“三高”的標準去選擇的話,那無益於對這種中專學歷而又本身特別優秀的人是特別不公平的。

畢竟他們即便有正高職稱、有高水平,但是他們卻不具備高學歷。

因爲第一學歷已經限制了他們今後的發展,如果在後續的發展過程當中,他們沒有在繼續提升自己的學歷的話,那肯定吃虧在學歷上。

大家應該都會記得去年廈門大學一名只有中專學歷的教授被評爲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當時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認爲這是破除學歷帽子的重要信號。

但是那件事情之後,其實各個地方還是按原來的套路在選人用人,依然沒有改變唯學歷、唯職稱、唯帽子的這種狀態,確實十分可惜。

在此,我也爲這些本身特別優秀,但只有中專學歷的70後們打抱不平。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請留言發表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