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穴道按摩…輕鬆安撫半夜哭鬧的夜啼寶寶!

圖、文/嬰兒母親

寶寶半夜突如其來的哭鬧,總讓父母心慌─是受到驚嚇了嗎?還是做噩夢呢?該不會是身體出了什麼毛病吧?!該怎麼做才能讓寶貝安穩睡過夜?別擔心,中醫針對3種夜啼型態孩子提供助眠按摩手法。照着做,輕鬆安撫夜啼寶寶。

中醫看夜啼 3大類型最常見以中醫理論分析,夜啼較常發生在0~6個月的寶寶身上,這些半夜哭鬧的孩子大致可以分成3種類型:

脾寒氣滯型外在表現:脣色偏淡、手腳冰冷、喝奶量少(胃口差)、喝完奶容易溢奶、時常脹氣或腸絞痛腸胃消化功能較差。夜啼原因:俗話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脾寒氣滯型的孩子往往因爲天氣變冷肚子着涼因此腸胃受寒,導致體內的「氣」凝結堵塞形成疼痛。除此之外,對牛奶消化不良而「乳食積滯」的孩子,晚上也容易睡不好。

★驚恐傷神型外在表現:臉色青白、容易受到驚嚇,時常神色不安、眼神驚惶不定。夜啼原因:小嬰兒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很容易被外界事物驚嚇。突如其來的噪音巨響、刺眼的光線、猛烈的動作都會擾亂寶寶的心神

心火旺盛型外在表現:臉色及脣色偏紅、哭聲響亮、大便偏幹、時常煩躁不安,看到明亮的燈光會更不舒服。夜啼原因:「心肝常有餘」是嬰幼兒的常見體質,這類型的孩子心、肝容易產生火氣,接觸上火的飲食環境改變便會情緒浮躁、無法好好睡覺;當媽咪食用炸雞薯條等上火食物,又將母乳餵給寶寶喝,就會間接引發寶寶體內的火氣。喝符水、趴睡 風險大別嘗試不少長輩會引用鬼神之說帶孩子去收驚、喝符水,但符水的衛生堪慮,孩子有可能感染寄生蟲,甚至因此喝下過量重金屬八寶散雖然含有鎮靜安神硃砂,但同時也含有鉛、汞等重金屬,不適合小小孩食用。平常最好不要任意聽信坊間療法,以免治療不成,反而讓寶寶罹病。而趴睡可以幫助排氣、讓孩子獲得安全感,但1歲以下寶寶趴睡容易引發嬰兒猝死症。如果要讓孩子趴睡,一定要隨時觀察他的動態,千萬不可以讓孩子單獨入睡。面對半夜啼哭的孩子,應該視孩子的需求採取不同作法。如果孩子沒有生理問題,只是缺乏安全感,可以多用按摩、擁抱、撫摸等肢體接觸讓孩子獲得安全感。隨時滿足孩子的身心需求,孩子自然能夠一夜好眠。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9年10月號。https://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9540